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参加公司“星火计划”思创培训班的四天,不仅是一次知识充电,更是一场思想淬炼与初心叩问。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从延安精神里汲取自我革命的红色力量,从纪律处分条例中校准监督执纪标尺,每一堂课都如明灯,既照亮了纪检工作的时代坐标,也照见了自身履职能力的短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诗,恰是我作为纪检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对坚守使命、精进本领的坚定表态——在正风肃纪反腐的征程上,唯有以学习强基、以思辨明向、以宽怀聚力、以仁心践责,方能扛起党章赋予的监督重任。
以知识筑牢纪检履职根基
纪检工作是政治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前提,便是以培训学习夯实理论功底与业务能力。此次培训的课程设置,精准契合了纪检干部的履职需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我更清晰地把握“国之大者”,明白纪检工作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系统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让我对“六项纪律”的边界界定、适用情形有了更精准的理解,避免监督执纪中出现“偏差”“温差”;而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课程,则进一步强化了我的使命意识——纪检干部不仅是纪律的“守护者”,更要做推动作风转变的“践行者”。
“非学无以立党,非学无以强纪”,过去我常因日常监督任务繁重,忽略了系统知识的更新,导致面对新型违纪问题时偶有“本领恐慌”。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纪检干部的学习绝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纪法条文、业务技能融会贯通,形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的履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问题面前保持清醒,在监督执纪中站稳立场。
以思辨擦亮监督执纪慧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古训对纪检干部而言,既是治学之道,更是履职之要。纪检工作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人和事,若缺乏思辨精神,盲目听信、机械执纪,不仅会损害纪法权威,更可能让违纪问题“漏网”,只有敢于质疑、善于追问,才能拨开表象见本质。
培训期间,在学习延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案例时,我曾产生疑问:为何延安时期物资匮乏,却能形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史料、与同学研讨,最终明白:这份纪律的背后,是党对“纪律是生命线”的深刻认知,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更是群众监督与自我监督的有机结合。这样的过程,让我对“纪律建设必须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有了更深的体会。
以胸怀凝聚正风肃纪合力
“君子量不及,胸吞百川流”,对纪检干部而言,有胸怀并非对违纪问题的“宽容”,而是在监督工作中保持“海纳百川”的格局,既要敢于“唱黑脸”,也要善于“搭桥梁”,以理解、包容的姿态,凝聚起干部职工对纪律建设的共识。纪检工作不是“孤军奋战”,唯有让更多人理解监督、支持监督,才能形成“人人敬畏纪律、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氛围。
这场交流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纪检干部的“宽容”,是对干部职工的理解与尊重,是对不同声音的包容与吸纳。唯有放下“监督者”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沟通,以务实的举措改进工作,才能消除误解、凝聚合力,让纪检工作从“少数人做”变成“多数人参与”,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初心践行纪检为民使命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纪检干部而言,“仁行”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融入监督执纪中的“为民情怀”,既要维护纪法的刚性权威,也要传递组织的温度;既要查处违纪问题,也要守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面对农妇的斥骂,不仅不怒,反而反思“何以招致民怨”,最终通过大生产运动解民生之困,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仁心,正是纪检干部应当传承的精神内核。
四天的培训虽短,却为我今后的纪检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做一簇“星火”,既要自身“燃”起来,更要带动身边人“热”起来,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贡献力量。


榆北公众号
榆北视频号
榆北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