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电力巡线人的秋
发布时间:2025-10-16      作者:杜鹏 张旭辉      分享到:

秋雨后的清晨,涌鑫35kV架空线路上,榆神电力公司安装检修试验中心班长王丙辰蹲在沙地上调试无人机,指尖的沙粒被雨水浸得发潮。他把黑色无人机放在平整的沙蒿丛旁,机身贴了层防沙膜——这是矿区巡线的“新搭档”,能飞到杆塔顶端拍绝缘子,比肉眼看得更清。

2.jpg

“小董,把望远镜调好焦距,先看导线接头。”王丙辰的声音裹着沙风传来,身后的董伟松赶紧举起望远镜。雨后的沙路软得陷脚,两人的工具包斜挎在肩上,里面装着无人机遥控器、望远镜、红外测温仪,还有一叠矿区线路分布图。

走到23号塔下,王丙辰按下无人机遥控器的起飞键,无人机缓缓升空,屏幕上很快出现杆塔顶端的画面。“看绝缘子有没有裂纹,导线有没有磨损。”王丙辰盯着屏幕,手指在遥控器上微调方向,董伟松则举着望远镜同步观察,不时在巡检本上记录:“23号塔,绝缘子表面洁净,无闪络痕迹。”

突然,无人机屏幕里闪过一道异常反光。王丙辰立刻暂停飞行,让无人机悬停在杆塔侧面:“小董,用望远镜看绝缘子串最下面那片,是不是有个小缺口?”董伟松赶紧调整焦距,眼睛紧紧贴在镜筒上:“好像有!但不太清楚……”王丙辰操控无人机慢慢靠近,镜头放大后,两人松了口气——是雨水沾在绝缘子上的反光,不是裂纹。“矿区风沙大,绝缘子容易积尘,秋雨一淋就容易看错,得用无人机和望远镜双核对。”王丙辰说着,记录“绝缘子正常”。

正午时分,沙雾散尽,两人回到车内吃盒饭。董伟松看见师傅翻出手机里的照片——那是去年秋检时,无人机正在高空巡检线路。“你看,它连绝缘子上的细微缺陷都能捕捉。”王丙辰指着照片说,“靠它定位隐患,效率高多了。”

3.jpg

返回变电站时,天色已晚。王丙辰点开微信视频,女儿举着一幅画有无人机和橙色雨衣的画作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家?”他柔声回应:“下周就回,要乖乖的。”挂断视频后,他眼角还带着笑意。

窗外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矿区的井口灯光却一盏盏亮了起来。电力人的秋,藏在无人机的镜头里,藏在望远镜的视野中,藏在每一次数据核对、每一次设备调试里。从酷暑到秋凉,他们跟着线路走,迎着沙雨上。“巡线路连着矿区生产”,不是一句空话——那运转的采煤机、明亮的井口灯、矿工宿舍的灯光,都是他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