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拧紧协同“一股绳” 激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8      作者:任建震 宋丹丹      分享到:

面对“高效内部协同”这一关键命题,涌鑫公司积极探索,通过思想革新打破固有壁垒、流程优化畅通运行脉络、技术创新赋能生产,将协同的强大合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与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凝聚共识 冲破思想藩篱

1.jpg

“高效内部协同”并非简单的工作配合,而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从管理层对战略的深入解读,到基层班组围绕实际案例的热烈研讨,该公司构建起多层级宣贯体系,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将“两矿一盘棋”的整体作战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员工心中。

随着沙梁煤矿井下巷道延伸,掘进作业进入多断层复杂地带,价值上千万元的快掘装备因无法适应这一工况,难以发挥快速掘进优势,陷入困境。机电运输管理部与生产技术管理部迅速打破“各管一摊”的传统思维定式,跨矿联动,精准摸排安山煤矿生产需求,仅用3天时间便完成设备的拆解、运输、调试等全部流程,让设备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掘进进尺每月同比增长40%,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成为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的生动范例。

智联中枢 畅通协同“高速路”

2.jpg

为破解传统协同模式中信息滞后、指令传递慢等问题,该公司依托A类智能化矿井建设积累的技术成果,打造出覆盖全矿的“智慧大脑”,为协同运行搭建起一条高效畅通的“高速路”。

“智慧大脑”借助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采、掘、机、运、通等12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实时交互,指令传达的响应速度提升了60%。调度中心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如同协同作战的“指挥棒”,使矿井的运行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在前不久的暴雨预警中,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上级下达的撤人指令后,立即启动“一键响应”模式,从迅速清空井下运输线路,到逐点仔细核查撤离情况,数据通过物联网终端实时回传。从指令下达,到职工全部安全升井,整个过程仅仅用时40分钟。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撤离行动,成为协同机制高效运转的有力见证。

技术赋能 夯实效能根基

3.jpg

在协同深化实践过程中,该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关键“支点”,通过搭建协同平台、攻克技术难题,撬动效能提升的“杠杆”。

安山煤矿生产与机电部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针对顺槽运输系统冗长问题,创新实施“两阶段皮带架缩减方案”,成功将运输长度缩短65米。改造完成后,不仅实现运输能耗与设备维护成本双下降,还因减少煤柱损失,额外回收优质煤炭11万吨,实现效率与效益双赢。沙梁煤矿自动检车平台与井口闸机实现“芯片+摄像头”智能联动,从车辆驶入到闸机自动放行仅需15秒,实现“无人化”值守,同时将差错率降至零,降低差错率的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