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乙方”思维做“甲方”讨论发言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谢党虎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核心在于,我们要转变身份认知,在坚持甲方主导权和管理责任的同时,深刻理解、尊重并服务好优秀的乙方伙伴,通过优化合作生态,最终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共赢的目标。 换位思考,理解诉求 构建互信合作的基石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首要的是打破固有的“甲方高高在上”心态,学会站在乙方的角度审视问题、理解需求。其本质是将单向的“管理”转变为双向的“协同”,核心是建立基于共同目标的互信关系。而理解乙方的合理诉求与核心关切,是构建这种互信的基础。 沙梁煤矿建设初期,正值煤炭行业“寒冬”期,涌鑫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挑战。项目招标时过于强调低价中标,对乙方实施团队的稳定性评估不足。结果中标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因利润空间被过度压缩、技术方案落地难度超出预期,导致人员投入不足、进度滞后,最终不仅项目延期,整体成本也超出预算。这深刻教训:作为甲方,不能只算眼前的价格账,要算乙方的“生存账”和项目的“长远账”。当我们一味压榨乙方合理利润、忽视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时,最终损害的是项目本身和我们甲方的核心利益。因此,在设定目标、制定规则、评估报价时,我们必须思考:这个要求对乙方是否合理?是否能保障乙方有动力、有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只有让乙方在合作中“有利可图”“有路可走”,他们才能心无旁骛地为我们创造价值,实现真正的共赢。 精准服务,优化环境 激发乙方创造潜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与乙方的合作生态。“用乙方思维做甲方”,要求我们不仅仅是“管理者”,更要成为乙方顺利履约的“服务者”和“赋能者”。其关键在于通过精准服务,消除乙方履约过程中的非必要障碍,释放其创造力和效率。 去年,在安山煤矿智能化超长工作面设备采购招标中,一改以往仅提供基础技术参数的模式,主动组织潜在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技术交底,详细介绍我们的矿井地质条件、使用习惯、维护难点以及未来智能化规划;在合同谈判阶段,清晰界定双方责任界面,特别是对甲方需提供的场地、基础数据、协调配合等支持条件做了明确承诺;在项目实施阶段,指定专门接口人,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乙方技术人员进场、问题协调、验收付款等环节高效顺畅。结果中标供应商不仅报价更趋合理,而且设备交付准时,安装调试高效,后续维保响应速度和主动性显著提升,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这个案例生动说明:主动优化乙方的“工作环境”,提供清晰预期和必要支持,就是在降低乙方的“隐性成本”,激发其提供更优服务的内在动力,最终受益的是甲方自身。 生态共建,着眼长远 打造价值共赢的命运体 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竞争与合作。“用乙方思维做甲方”,不是放弃甲方的管理职责和选择权,而是要善于运用市场化机制,以长期价值为导向,与优秀乙方建立更紧密、更可持续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健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生态。 过去,在部分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上存在供应商库庞杂,合作深度不足,导致质量波动大、沟通成本高、应急保障弱。近年来,在关键巷道掘进、智能工作面安装等重点工程中,不再仅仅以最低价定标,而是综合评估技术实力、过往业绩、安全管理水平、应急响应能力以及长期合作意愿。选定几家优质伙伴后,通过签订长期战略框架协议,给予其相对稳定的工程量预期。这种模式带来了显著变化:乙方更愿意投入先进装备和优秀人才,主动优化工艺,安全质量意识更强,沟通协调效率大幅提升,整体工程成本反而得到更有效的控制。这启示:把乙方视为短期的“交易对手”,还是长期的“价值伙伴”,效果天壤之别。用乙方思维去选择、培育、管理乙方,共建“你赢我赢、共同成长”的生态,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是一场深刻的管理理念变革。它要求大家放下身段去理解,主动作为去服务,着眼长远去共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凝聚更广泛、更优质的合作伙伴力量,更高效地配置资源,更稳健地实现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