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乙方”思维做“甲方”讨论发言
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 张滢
深化认识 深刻把握“乙方思维”理念内涵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的核心是打破传统管理的“本位主义”,以“服务者”姿态履行“管理者”职责,本质是将“需求导向”贯穿企业治理全流程,实现从“指令下达”到“价值共创”的理念革新。对榆北煤业而言,这不仅是管理方式的优化,更是关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政治维度看,这是践行“国之大者”的深度实践。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必须把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工作出发点,乙方思维正是通过“换位思考”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彰显党建工作的民生温度。从发展维度看,这是应对行业变革的必然要求。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绿色发展的攻坚期,更需要以“乙方”的敏锐性捕捉市场需求、以“甲方”的决断力整合资源,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从治理维度看,这是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关键路径。通过乙方思维倒逼管理流程再造,推动从“粗放式管控”向“精细化服务”转型,为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能源企业提供治理效能支撑。 党建引领 加快推动“乙方思维”落地见效 作为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必须立足党建政治优势,将乙方思维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通过思想引领、机制创新、作风锤炼等方面发力,推动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筑牢“服务优先”的价值根基。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乙方思维”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通过专题研讨、跨级交流等方式,邀请行业专家、一线代表共同解析“管理与服务的辩证关系”,推动领导干部破除“本位”思想。二是以机制创新提质增效,搭建“供需对接”的实践平台。构建需求响应闭环机制,聚焦党建融合创新课题攻关行动,实行生产难点与职工需求双清单管理,建立“支部领办—党员攻坚—结果反馈”全流程责任链,同步建立服务过程台账与效果评估体系,推动服务从“模糊化”向“精准化”升级,确保需求有人接、过程有人管、结果有回音。三是以作风锤炼强化担当,彰显“服务职工”的党建特质。做好服务职工“十项实事”、幸福榆北三年行动等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一线调研,推动领导干部下沉基层,将调研发现的问题分类梳理、挂牌督办,把整改成效纳入厂务公开重要事项,接受职工实时监督,并将职工评价结果纳入党员日常考核,形成“调研—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率先垂范 当好理念落地的引领者 作为党委副书记,必须带头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以“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带动“绝大多数”的自觉践行,推动乙方思维在分管领域落地生根。一是在分管领域立标杆,做资源集约的“把关者”。管好资源、用活资源,是乙方思维“效益优先”的直接体现。要建立经费全流程管控机制,对党建活动经费、工会经费等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控—事后审计”闭环管理,推行“项目化申报+效能评估”模式,推动党建活动与安全生产、降本增效、资源拓展以及“再造一个新榆北”等工作内容融合,确保每一笔投入、每一次活动都聚焦服务需求、产生实际价值。二是向基层一线深扎根,做需求响应的“贴心者”。服务职工无小事,只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彰显乙方思维的民生底色。要不断健全“1+X+100”普遍联系职工群众制度,提高职工诉求响应效率,聚焦技术提升、职业发展、生产生活等方面,指导组织、工会等部门建立“诉求收集—分类处置—结果反馈”全流程服务机制,跟踪服务效果,对已解决的诉求定期回访,确保服务链条持续优化。三是与业务部门强协同,做融合发展的“搭桥者”。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关键是以乙方思维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盘棋”格局。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服务机制,牵头成立“党建+生产”联合工作组,明确党建条线与业务部门的职责衔接清单,推动组织、宣传、工会围绕人才保障、思想引领、职工素质提升等生产经营重点任务提供靶向支撑,推动党建资源与生产资源有机衔接,在技术攻关、安全保障等领域形成联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