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致敬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5-08-02      作者:      分享到:

当建军节的号角再次吹响,我们总会想起这样一群人——他们曾是军营里的钢铁脊梁,把青春的棱角磨成护国安邦的利刃;如今,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将军装的底色晕染成岗位上的坚守。今天,我们翻开这些“藏”在车间班组里的军旅故事,寻找照亮平凡的星光。

涌鑫公司

1.jpg

军旅生涯中让刘荣记忆最深刻的,是在8.03云南鲁甸地震救援那一次。当时道路中断,余震不断,他们仍然直奔重灾区,30小时未歇脚、未进食,终于在次日清晨6点多赶到灾区。记得救出的第一个人是一位94岁老奶奶,她当时饱含泪水、跪地致谢,刘荣一行赶紧扶起安抚,转身又投入了救援工作。今天,他是涌鑫公司矿山救护队的一员。救护队员和战士一样,都是在和时间赛跑,部队给予他的勇气,让他在每次任务中敢冲在前、稳扎稳打。(赵亮星)

3.jpg

李阳,2001年底入伍,2006年11月从部队转业,其间曾参与渭河抗洪救灾,表现突出。2010年12月,入职涌鑫公司安山煤矿,十五年来始终带着军旅生涯锤炼的坚韧品格,无论岗位如何变动,都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深耕业务技能,用踏实肯干的作风攻克各类难题,在平凡岗位上始终保持着“敢打硬仗”的劲头。(邓宇琛)

5.jpg

郭江飞,2011年入伍,服役期间曾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2018年,他入职涌鑫公司安山煤矿,成为掘进一队的电钳工。从部队到企业、从边防到矿井,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军人的坚毅与担当,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李星)

中能公司

7.jpg

2018年3月,曾是炊事兵的付守壮转业至中能公司,成为水处理车间设备检修工。寒来暑往,他始终冲锋在设备抢修一线,将每次抢修都视作实战检验。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他在平凡岗位上以勇毅担当诠释忠诚,用坚韧顽强续写军人本色,让奉献之光在岗位上熠熠生辉。(姚璇)

8.jpg

卢浩退役前是陆军士兵,军营中,他以冲锋在前的姿态践行使命。如今,换上工装的他,巡检设备的步伐稳健如行军,恪尽职守的初心依旧滚烫。从军营到矿井,战场更替,但军人本色从未改变。军营锤炼出的纪律性与专注力,成为守护地面通风系统的“安全阀”。(张瑞)

9.jpg

杨龙龙,2010年12月入伍,2019年12月退役,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三次、“优秀士官”六次。“手握”探水钻机的日子,是用责任丈量的坚守;汗水浸透工装时,是用担当书写的誓言。从军营到井下,他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凭借“让我来”的军人本色,从探放水新手成长为技术骨干。老兵新传,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在探放水工作上续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张泽峰)

选煤分公司

10.jpg

龙远宝,2013年12月入伍,先后获得2014年度预提士官集训优秀个人、2016年反恐行动个人嘉奖。2018年12月退役后,曾是武警特战队员的他转业至选煤分公司,成为一名集控员。部队熔炉锻造的钢筋铁骨,让他在生活与工作的风浪前始终昂首挺立。老兵新传,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精煤分选的无声战场上,续写着不凡的篇章。(党照珏)

11.jpg

景定定,2011年12月入伍,2013年12月退役。寒来暑往,他始终冲锋在故障抢修第一线,将每次急难险重的检修任务都视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在轰鸣的生产线旁,他以手中的扳手诠释忠诚担当,用浸透汗水的坚韧续写着军人的荣光。(党照珏)

信息化运维分公司

13.png

在和平年代,退伍军人的身份依旧闪耀,赵君便是其中一员。他曾戎装戍边,如今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用行动诠释军人担当。

1995年12月,赵君应征入伍,加入武警某部队。三年军旅生涯,艰苦训练与铁血锤炼既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从不后悔当兵,难忘战友深情”是他常挂嘴边的话,军人烙印已融入生命。脱下军装后,赵君将军营中锤炼的忠诚、坚韧与奉献带入工作,他坚信“岗位虽不同,责任同样重;角色在变,担当不能丢”。如今,他担任信息化运维分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面对繁杂的保障工作,尽显军人雷厉风行、果敢有序的作风,被同事称为“最值得依靠的人”。(刘洋)

榆神电力公司

14.jpg

贺龙,照片中那身穿戎装,青涩的军人模样、青春的脸庞曾经手握钢枪守护家国,如今投身新岗位依旧保持军人的坚毅果敢,将部队所学化作工作的动力逐梦前行。虽然身份转变,但初心未改,部队的历练让他在人生另一条赛道上步伐坚定、恪尽职守,以军人的担当书写别样精彩。(郑侠)

阳木生态公司

17.jpg

安俊达,现任阳木生态公司副总经理。这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年初的榆林寒冬。从部队到煤炭行业,再到煤矿生态治理行业,岗位虽经两次转型,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自勉。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军人那股带头冲锋的韧劲。(靳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