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全员导师制”玩转知识“共享圈”
发布时间:2025-08-02      作者:      分享到:

自“全员导师制”活动启动以来,中能袁大滩煤矿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玩出新花样,让知识在新老员工、井上井下加速流转,一个充满活力的“知识共享圈”正火热运转。

知识流转“零时差”

1.png

在中能袁大滩煤矿,全员做“导师”成了触手可及的日常,每日晨会,成了知识传递的“黄金十分钟”。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自发组织“微分享”,从专业知识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讲解现场管理的“避坑指南”,到区队管理人员分享井下的设备创新应用的小技巧,内容短小精悍,直击一线痛点。

“以前晨会就是安排任务,现在成了‘充电站’,10分钟学到一招,真解渴!”运输队员工李兴旺说。这种碎片化的知识浸润,让学习变得随时随地,无缝对接生产需求。

精细管理“接地气”

2.png

“领导干部进区队”宣讲活动,在这里被赋予了新内涵。矿领导班子成员及各中心(部室)负责人等“导师团”成员,定期深入井下、走进区队。他们不再仅仅是政策的宣讲者,更是带着课题、解决问题的“导师”。通过结合“12366”人才战略和矿井智能化攻坚的实际,与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收集“金点子”,解答困惑,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员工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战锦囊”。

“宣讲不是光讲大道理,是真帮我们想办法解决,帮助我们破题突围,感觉特别‘有料’!”综掘二队技术员刘伟良深有感触。

经验传承“看得见”

3.png

“全员导师制”的重头戏之一,是让身怀绝技的技能大师们从幕后走向台前。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在袁大滩不再只是荣誉头衔,更是“流动的实战课堂”。他们或在实训基地手把手传授设备精密调试的“拿手绝活”,或在作业现场组织“案例复盘会”,用亲身经历剖析故障排除的“独门秘籍”。

综采技能大师薛志文的一场“智能化综采设备故障预判”推演教学,让青年员工们直呼“比看说明书管用一百倍!”这些“大师秀”不仅传授了技能,更点燃了员工钻研技术的热情,成为“尖兵领航工程”和“砺能强基工程”最直观的落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