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营销’思维抓‘生产’”讨论发言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黄永安
目前,受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与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双重影响,煤炭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处于深刻调整变化期,传统“以产定销”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升级的需求,未来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煤矿都将面临无情的淘汰。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严格落实张文琪董事长在陕煤集团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上厚植“四种经营理念”的要求,破除思维定式,将“四种经营理念”融入到“奋进者文化”体系,融入到各级管理部门具体工作中,推进理念向基层走、向一线走。 公司紧紧围绕“四种经营理念”,用“营销”思维抓“生产”,重点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牵引生产全链条,通过需求导向的生产重构、数据驱动的协同机制、精益导向的成本管控,构建起“市场牵引生产、生产赋能市场”的良性循环,为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实践书写了生动的注脚。 一、战略重塑,以市场需求为起点革新生产定位 营销思维的核心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原点配置资源,公司突破传统煤炭企业“重生产轻市场”的路径依赖,将市场研判嵌入生产战略顶层设计,实现生产定位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根据集团专业化分工,运销集团负责煤炭销售管理工作。公司主动作为,按照“生产跟着市场走、指标围着效益转”的原则,积极对接运销集团,对下游客户的需求进行常态化摸排,为生产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针对不同客户对热值、硫分以及原料煤差异化需求,及时调整洗选参数,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中能公司通过需求对接与动态请车服务,成功开发2家新客户。 公司建立“煤质分析—市场研判—计划调整”机制,及时动态响应市场波动。联合运销集团制定竞拍策略,通过实时跟踪库存、价格、装车进度优化发运方案,中能袁大滩煤矿提升了快速装运效率。 二、需求解码,从客户画像到生产全链条的精准适配 营销思维的落地关键在于将多样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生产指令,公司通过“需求解码-技术适配-流程优化”的闭环管理,建立了匹配销售的柔性生产机制,实现生产环节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公司建立“以销定产、以销稳产、以销促产”柔性生产模式,以柔性生产技术突破生产适配瓶颈。袁大滩煤矿投产2个400米智能超长工作面,单产提升25%以上,形成采运高效协同机制,为柔性生产提供产能保障。袁大滩煤矿还创新应用“超长工作面自开回撤通道”末采工艺,9天攻克400米超长工作面末采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平台支撑层面,公司打造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台,纵向拉通矿区与矿井业务单元协同,横向贯通安全、生产、销售等十大业务中心,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实现了销售、生产联动的快速响应。 选煤分公司运营的沙梁选煤厂通过调整洗选技术参数等工艺,提升了精煤产出率,提高了吨煤售价。小保当选煤厂建成全国首套混编火车车厢全流程智能化装车系统,通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与PLC控制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智能车号识别、精准配煤、无人装车等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不仅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装车需求,更使装车效率提升30%以上。 在质量管控环节,公司建立“源头把控-过程监测-检验化验”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精准掌握煤层赋存条件,从源头保障煤质稳定性,全程对地质条件、技术设备参数与产品质量(热量、灰分、硫分)进行溯源跟踪,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生产参数,确保每天的煤炭产品均符合客户要求,以质量稳定性巩固市场信任。 三、成本管控,以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精益生产实践 营销思维要求生产管理兼顾“满足需求”与“控制成本”,公司通过全流程成本管控,在提升产品适配性的同时强化市场价格竞争力,实现“性价比最优”的市场定位。 在成本源头控制环节,推行“设计优化+技术革新”双轮驱动。同时,优化采购供应链,大宗物品在集团库里的供应商进行二次竞价,实现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下降。 在过程成本管控环节,构建“四级责任+流程再造”管理体系。推行“共性指标+专项任务”考核体系,涌鑫公司建立了从公司到区队、班组和岗位的四级成本责任体系,将成本节超与员工收入直接挂钩。涌鑫公司2025年1-9月非生产性费用同比下降,进一步压缩生产冗余成本。 公司以营销思维管生产的实践,本质上是对煤炭企业生产价值逻辑的重构——从“生产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从“规模优先”到“效益优先”,从“部门割裂”到“全链协同”。通过战略层面的市场定位、生产层面的需求适配、成本层面的精益管控,实现了商品煤产量与销售效益的双增长。 在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公司打破路径依赖,将营销思维深度融入生产全链条,以市场需求激活生产创新,以生产优化支撑市场竞争,实现了从资源驱动向需求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榆北公众号
榆北视频号
榆北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