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营销’思维抓‘生产’”讨论发言
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 张滢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营销思维抓生产”的战略意蕴。 “营销”思维的核心在于市场导向、客户中心、价值创造与精准高效。“用营销思维抓生产”,并非要求党群部门角色错位去抓销售,而是要以市场逻辑重塑价值判断,以客户需求校准生产方向,以实际成效检验工作成果。 从战略全局上看,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对于榆北煤业党建工作而言,必须把市场竞争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只有紧扣这一主线,才能彰显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薄弱环节上看,这是破解“产供销脱节”“内部协同低效”等痛点的关键一招。营销思维强调“以终为始”,倒逼生产端从“我能生产什么”转向“市场需要什么”,党建工作必须主动嵌入这一变革过程,凝聚共识、激发动力。从实践成效上看,这是推动企业从“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运营”转型的重要抓手。党务工作者要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惯性,像营销人员洞察客户需求一样,精准洞察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需求点”;像组织生产一样,精心“生产”出贴近需求、富有吸引力的党建活动、教育内容和服务产品;最后还要像推广品牌一样,有效“传播”党建工作的价值与成效,变“被动等待参与”为“主动吸引凝聚”,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凝聚人心的“价值引擎”。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党建与“营销型生产”同频共振。 作为分管党建和工会工作的领导,我们必须立足“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定位,把营销思维融入党建工作全过程。一是以思想引领校准价值坐标,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党建工作的“产品”与“服务”,最终的“消费者”和评判者,是职工群众,是广大党员干部。因此,我们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比如在劳动竞赛工作组织中,工会工作主动切入中心工作需求,配合生产管理部门生产目标完成和工艺优化,合理设置劳动竞赛项目,通过赛指标、赛进度、赛成果最大化激发职工生产热情。针对职工技能素质提升需求,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进行培训交流,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持续提升职工专业技能水平。二是以组织赋能打通协同堵点,解决“高效生产”的问题。构建“党建+市场响应”融合机制,在重大、关键项目上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员突击队,推动生产、技术、销售等条线党员同题共答。探索“支部建在‘链’上”,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提升、高效协同、成本控制等方面设立党员责任区,实现组织链与业务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三是以服务保障激发内生动力,解决“用心生产”的问题。把职工满意度作为“内部客户”体验的重要指标,主动搭建起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及时传递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管理理念。同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聚焦一线职工在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急难愁盼,精准施策、动态清零。通过双向同步发力,引导职工树立起营销导向的生产意识,进一步激发职工参与生产流程优化和技术创新的工作热情。 三、强化示范引领,当好融合发展的组织推动者。 作为“关键少数”,必须带头践行营销思维,以自身行动带动整体转变。一是在文化聚力上突出“知行合一”。主动呼应陕煤集团将“四种经营理念”深度嵌入企业文化的融入要求,积极重构公司“智行者文化”核心理念体系。通过组织学习宣讲,选树“理念践行标兵”,举办“降本增效做贡献·节支降耗立新功”演讲比赛,开展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合理化意见征集等活动方式,实现理念融入“从抽象到具体,从了解到理解,从感动到行动”的融入改变。二是在联系群众上强化“需求响应”。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定期走访生产一线、客户现场,既听职工心声,也察市场风向。对收集到的关于产品改进、服务优化等建议,建立“党建协调—部门认领—限期反馈”闭环机制,让党建成为连接内外需求的桥梁。三是在协同联动上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党群部门与经营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推动组织、宣传、工会等工作围绕“增加客户满意度”“提升工作效能”“降低库存周转”等目标提供精准支撑,形成“前方打市场、后方强保障”的一盘棋格局。 同志们,营销思维的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党建工作的使命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唯有将二者有机统一,才能让党旗在市场前沿高高飘扬,让红色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榆北公众号
榆北视频号
榆北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