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营销’思维抓‘生产’”讨论发言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谢党虎
对于榆北煤业而言,无论是开拓煤炭市场的经营任务,还是服务兄弟单位的乙方工作,都需要我们把“产品思维、客户思维”贯穿始终。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用“营销”思维抓“生产”这一主题,谈三点看法。 一、锚定市场需求,以营销思维激活煤矿生产效能 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以煤为基”的企业,公司所有的技术创新、管理升级都在围绕“立足煤、围绕煤、延伸煤”开展。特别是在行业供需双弱、煤炭价格下行的当下,让“矿井产出”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这既是应对挑战的“破局招”,更是践行“节支降耗、挖潜效能”要求的“必答题”。 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煤矿生产脱离市场,再高的产量也难成效益,再优的资源也难创价值。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把“市场导向”贯穿矿井生产全流程,密切关注下游电力、化工客户对煤质指标的差异化需求,在开采环节,动态优化三对矿井的采掘接续和配采方案,主动增加高热值、低硫分等高效益煤种的生产比例。同时,通过智能化工作面不断优化割煤参数,减少矸石混入量,降低洗选成本。在选煤环节,推广应用智能干选、浅槽密度实时监测系统等新技术,精煤产出率同比提高2.9%,商品煤(混煤)发热量同比提升103大卡,有效地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聚焦乙方定位,以营销思维提升运营服务质效 对于选煤、运维等4家运营服务类企业,我们生产的产品就是服务,必须要将“做最好的乙方”作为立身之本和发展之要。用营销思维抓服务,就是要把“兄弟单位的需求”当作“服务的靶心”,以“超出预期的服务”替代“被动响应的支援”,这既是落实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的具体实践,更是协同兄弟单位共渡难关的责任担当。 回顾过往服务工作,我们虽然在智能化技术支援上取得成效,但也发生了电气设备损坏等事故,暴露出我们在基础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提醒我们:乙方服务没有“及格线”,只有“满意度上限”。同时,在市场开拓方面,虽然我们坐拥小保当、曹家滩三对世界一流大型矿井的服务,但我们知道,在行业“供需双弱、同质化竞争”背景下,若固守“等客上门”的传统模式,再好的资源也难转化为效益,必须用营销思维主动“找市场、抢份额”。今年以来,4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项目合计22个,产值约2.68亿元,为公司的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筑牢制度根基,以长效机制保障营销思维落地 营销思维抓生产、抓服务,不能靠“一时热情”,更不能凭“个人自觉”。正如雷董事长在半年工作会中所讲的“1的365次方等于1,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的朴素方法论所示:只有靠制度把“营销导向”固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煤炭“产运洗销”联动机制,形成“需求收集-方案制定-落地跟踪-效果评估”的闭环,打破“唯产量论”的传统考核体系,将“煤矿生产端的煤质合格率、市场履约率”“运营服务端的响应速度、服务满意度”等纳入考核体系,倒逼各单位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服务”转变。 另一方面,要结合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制定营销思维落地实施细则,明确煤矿生产端各单位、各层级在计划、质量、成本等环节的职责与核心抓手,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制度可依、有标准可查。 “用营销思维抓生产、抓服务”,不是对过往工作的否定,而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煤矿生产要从“产煤”向“产适销对路的好煤”转变,运营服务要从“支援”向“赋能兄弟单位发展”转变。未来,我们既要当好煤炭市场的“供给强者”,也要做好兄弟单位的“服务后盾”,为陕煤集团应对行业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榆北力量!


榆北公众号
榆北视频号
榆北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