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新系统让运维数据整合从“小时耗”到“即时通”
发布时间:2025-10-22     
作者:焦晨阳 常勇涛     
分享到:

“这哪是大屏,分明是运维团队的‘千里眼’!”在运维调度台旁,信息化运维分公司运维工程师陈畅宇轻轻划动鼠标,原本分散在各运维系统的设备状态、基站信号、维修记录等数据瞬间在大屏上“活”了起来,红色闪烁的异常点位、24小时动态曲线、历史维修轨迹如魔法般实时呈现。
在过去,运维人员要在智慧运维系统、设备追溯平台、基站检测工具间来回切换,单次数据整合就要数小时,各系统数据像孤岛般无法互通,故障排查常靠“老经验”拍板。如今,这块看似普通的大屏背后藏着“数据融合+实时交互+智能决策”三大创新魔法。

数据孤岛变“数据海洋”。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屏设计可视化系统”,将原本分散在关系数据库、智能数据库中的设备信息、维修记录、基站信号等数据被统一“翻译”成可视化语言。运维人员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拖拽各运维系统图表组件,就能快速生成包含基站状态实时监测、设备离线周期曲线、专线网络告警等功能的可视化智能看板。
专业代码变“轻松操作”。传统需要写复杂编程语言才能完成的数据关联分析,现在通过简单的条件配置就能实现。该系统独创的“颜色预警+历史对比”双验证机制,让异常点位自动标红,动态折线图同步展示24小时强度变化,设备维修记录与使用曲线同屏对比,连新手都能快速掌握设备“健康密码”。

多端适配如“变形金刚”。无论在大屏、PC还是手机端,系统都能自动适配显示比例,确保“数据决策”既直观又精准。故障响应时间从“分钟级”压缩到“秒级”,运维团队真正实现了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的跨越。
“这块大屏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而是会思考的‘智能中枢’。”陈畅宇指着屏幕上自动跳动的预警信息说道。下一步,该公司还将构建“数据采集-分析-决策-反馈”的闭环生态,让数据在运维系统间自由流动,真正实现从“数据展示”到“智能决策”的质变。


榆北公众号
榆北视频号
榆北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