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王涛背着简单行囊,独自一人从老家神木来到选煤分公司报到。入职最初两年,加固工、清煤工、皮带巡检员等基础性工种,他逐一历练。“这些一线岗位的磨砺,不仅锤炼了意志,更让我摸准了选煤厂设备运行的‘脉搏’。”回望这段日子,王涛的语气里透着实干的笃定。与工友们并肩作业的日夜里,目睹生产现场的辛劳,他心底悄然埋下种子:用技术革新为一线减负、改善作业环境。
两年深耕,王涛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完成从基层职工到车间主任的蜕变,也正是这份岗位赋予的责任,让创新热情真正迸发。一次设备巡检中,他发现磁选机运行时煤泥持续堆积,导致介质流失严重——这一困扰一线许久的生产痛点,早已成为制约效率的“拦路虎”。 “问题藏在细节里。”王涛带着技术骨干反复比对设备停机检修与满负荷运行的参数差异,很快锁定症结:磁选机扫选区底流口易堵塞,非磁性物不断淤积,最终拖累整机效率。找准病灶后,他牵头组建攻坚小组,多次推演改造方案、反复调试原型装置,最终敲定底流板优化方案。改造后的装置实现双重突破:运行中可灵活调节底流口大小保障溢流稳定,堵塞时只需转动手柄便能快速疏通。 这项“接地气”的创新成果,让介质回收率提升0.75%。按年处理量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可观的介质损耗成本,更成为曹家滩选煤中心技术改造的标杆案例。看着图纸上的构想化作运转自如的设备,王涛深有体悟:“技术创新找对方向,就能实实在在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注入硬核动能。” “干生产、搞创新,就得敢想敢干、善作善成。”这是王涛常挂在嘴边的话。五年来,他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依托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起的平台,8名徒弟已成长为检修班组的中坚力量。在创新赛道上,他累计获得选煤分公司“五小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今年5月更荣膺榆北煤业2023-2024年度“五小创新能手”,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王涛的成长轨迹,正是选煤分公司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结出的硕果。近年来,该公司乘势而上构建起“立体化培养+精准化激励+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建设体系,将基层一线打造成人才成长的“练兵场”,以精细化考核树起实干导向。如今,“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安全人”已在一线蔚然成风,一批像王涛这样的“80后”“90后”青年骨干接连涌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