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结合面螺栓太长,超出3扣,属于不完好,未上满扣则属于失爆……”在涌鑫安山煤矿掘进二队的班前会上,电工班长指着大屏幕上的井下电气设备失爆完好标准,向在场职工细致讲解着专业知识。这样将技能教学融入日常班前会的场景,正是该队今年下半年推进“新老结对,技能帮带”活动的真实写照。
精准“把脉” 锁定技能短板 “技能‘偏科’是制约队伍战斗力的关键,青年职工缺实操、老职工有跨岗盲区,不解决这些问题,队伍很难适应复杂的井下作业需求。”在该队队委会上,大家探讨出队伍建设的核心痛点。 针对“青年职工缺实操、老职工有跨岗盲区”这一现状,该队挑选队内技术骨干、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担任导师,为26名职工逐一匹配“帮扶对子”,构建起“导师带技能、徒弟补短板”的双向成长链条,实现新老职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实战“授艺” 师徒携手攻坚 “大家看,这个螺丝弹垫不规范,直接导致防爆面间隙超标,这就是典型的‘懂操作却轻规范’的偏科问题。”在井下电气设备检修现场,有着15年经验的老电工康国红,正结合实际案例向青年职工讲解“电缆接线五步法”“防爆面维护三要点”,既纠正操作不规范之处,补上安全规范课,还向其他岗位职工普及基础电气检查技能,助力打破岗位壁垒。 青年职工何浪浪曾是“操作强、维护弱”的偏科职工,虽熟练操作掘锚机,却不懂设备液压系统维护,遇故障只能等支援。自与老师傅王博涛结对后,他全程参与掘锚机液压系统检查维护,跟着学原理、练排查。经过三个月帮带,何浪浪已能独立处理80%的掘锚机小故障,还能协助排查液压隐患,成功从“操作手”成长为“多面手”。 硕果盈枝 技能提升见实效 截至“新老结对,技能帮带”活动开展三个月,掘进二队交出亮眼成绩单:26名“偏科”职工技能短板整改率达90%,16人能独立承担2个以上岗位工作,实现“一专多能”。师徒组合提出28条合理化建议,“掘锚机协同操作优化法”投用后,单班作业效率提升18%,减少设备等待时间。 “现在遇复杂工况不用等‘专岗’支援,电气检查、设备维护大家都能补位。”区队例会上,副队长李向军欣慰感慨。职工技能全面提升,既增强单岗作业安全性,更提高队伍协同作战能力,为井下掘进高效推进筑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