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理念大家谈(六)】用“乙方”思维做“甲方”
发布时间:2025-09-13      作者:      分享到: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讨论发言

副总经理、安全总监  李战海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这一理念极具颠覆性和启发性。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传统上扮演着标准制定者、监督者、考核者的“甲方”角色。但理念要求我们换位思考,像“乙方”一样,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客户导向和结果思维,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核下属单位,而是为了真正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共同守护好企业的生命线。

深刻理解“乙方”思维内核

实现安全管理角色的根本性转变

“乙方”思维的核心在于服务、赋能与共赢。它不是要我们放弃监管责任,而是要转变我们履行责任的方式和心态。一是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我们的“客户”是谁?是奋战在一线的职工兄弟,是各个下属单位的管理团队。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是科学的安全标准、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有力的支持保障。我们的目标不是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而是为他们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提供最坚实的保障。二是从“裁判员”到“教练员”。不能只满足于事后查找问题、追责问责,更要事前指导、事中陪伴。要像教练一样,帮助各单位分析风险短板,提升安全技能,制定改进方案,与他们一同在实战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三是从“命令式”到“协作式”。安全不是我们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激发矿井的内在动力。倾听他们的难处,理解他们的实际,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与他们共同制定更接地气、更可执行的措施,变“要你安全”为“我们一起保障安全”。这种转变,是为了让我们的安全管理更精准、更有效、更得人心,最终实现“零事故”这个我们和矿井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

践行“乙方”思维

推动安全管理模式创新落地

理念的价值在于行动。如何将“乙方”思维融入安全管理的血脉,需从三个维度推动转变:

㈠变“被动检查”为“主动服务”,前置风险防控关口

不能总是等到检查时才发现问题。要学习优秀“乙方”的主动性,将服务送到一线。推行“安全服务前置”,主动下沉到矿井,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管理相对薄弱的单位,开展“安全会诊”。不是去找茬,而是去帮他们“把脉治病,对症下药”,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将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在萌芽状态。

㈡变“文件传达”为“解决方案”,让要求更接地气

下达的文件和规定,不能仅仅是冰冷的条文。它应该是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出台新的规定或制度时,不能只写“严禁”、“必须”,还要说明“为什么”、“怎么做”和“怎么办”,让基层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㈢ 变“事后追责”为“过程共建”,凝聚安全管理合力

追责是最后的、不得已的手段。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过程的共建和共享上。要定期与所属单位召开座谈会,不仅通报问题,更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建议。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面临的共性困难,公司层面要统筹研究,积极推动解决,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更主动地承担责任。

确保“乙方”思维行稳致远

为了确保这一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带头转变作风。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基层必须带着服务心态,杜绝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二是优化考核指标。在安全考核中,增加对“问题整改成效”、“创新能力建设”、“员工安全素养提升”等指标的权重,引导各单位将精力聚焦于实质性的安全提升。三是建立反馈渠道。真诚接受各单位对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将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本质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智慧,是一种协同共赢的格局,更是一种对生命至高无上的敬畏。它最终要实现的是,让安全管理既有制度的刚性,更有服务的温度。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安全管理真正内化为每个单位、每位员工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共同打造牢不可破的安全共同体,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