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夜22点30分,一道刺目的闪电和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撕裂涌鑫矿区的雨幕,随即,安山矿35kV变电站主控室照明瞬间跳电。
“报告值长,市电掉电,后台机显示3631庙安线电压为零。”伴随着警报声,值班员任迪的心猛地一沉。
值长张莹抓起应急手电,一个箭步冲向35kV设备区。3631庙安线开关的“带电指示灯”已熄灭,但开关并未跳闸,3504所用变负荷开关未跳闸。
“报告值长,10kV设备保护装置均未动作,无故障告警。”
“可完全排除站内原因,大概率是线路落雷引起的站外故障。”值班员的检查结果更加印证了张莹的判断。但此时,矿井安全依然受到威胁。张莹紧急联系上级变电站:“庙沟门站,3631庙安线失压,你站情况如何?”
“22点30分,3631庙安开关因强雷电导致线路落雷,3631庙安开关过流II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庙安线路失压!”电话那头回应。 随后,在张莹拨通大墩沟值班电话,在确认风机运转正常,井下通风未受影响后,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但矿井深处众多重要机电设备仍处于断电风险中。她立即启动应急通讯链,将事故信息、初步判断及当前通风保障情况,通过电话分别向矿调度室、机电管理室及矿领导汇报。与此同时,联系井下各重要岗位负责人,确认现场安全状态和送电条件。 随着井下各关键岗位负责人具备送电条件的消息传来,22点36分,张莹、任迪迅速将10kV系统成功转为并列运行状态,井下重要区域电力供应恢复。 几乎在恢复供电的同时,该公司安装检修试验中心专业队伍从小保当运维中心,顶着暴雨赶往现场,在泥泞的山路上对3631庙安线路进行分段排查。 9点37分,3631庙安线路全线及关联设备检查完毕,确认具备安全送电条件后向榆林供电局申请恢复运行。11点17分,指令下达,合闸成功!3631庙安线又重新回归安山煤矿的电网,矿井供电系统恢复至双电源分列运行模式。 从22点30分故障发生到22点36分供电恢复,这短短的6分钟背后,是日常千百次事故预想、模拟演练的坚持,是专业技能的体现,是忠于职守的态度,更是调度、运行、检修多部门无缝衔接的协同作战能力,它守护的不只是光明,更是矿井深处每一名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