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信息化运维分公司停车区已迎来一位熟悉的身影。28岁的刘磊磊像往常一样,围着车辆仔细“晨检”——查看机油、检查轮胎、测试电瓶……一系列动作娴熟而有序。作为该公司出了名的“老司机”,他正用粘着机油的手指,在发动机舱内书写着一部独特的“降本经”。
“磊磊,明天的行程怎么安排合适?”同事惠渊扒着车门框,探头探脑地问道。大家遇到稍复杂的路线安排,总爱先请教这位年轻人。 “明天早高峰绕行古城滩可以省12分钟。”刘磊磊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边回答惠渊的问题,语气中透着笃定。 “磊哥这本子比行车记录仪还细,上回下雨,他带我绕了一条路,避开了最容易积水的路段,愣是比原定的积水路线省了半小时时间,还减少了燃油消耗。”一旁“00后”司机乔宝君凑上来兴致勃勃地看热闹说道。 车班室里一阵笑声,磊磊却只是憨厚一笑,合上笔记本把它放进抽屉,小心翼翼像放一件贵重物品。翻开那本厚厚的行车日志,密密麻麻的记录令人惊叹,从天气变化对油耗的影响,到不同时间段的通行效率,甚至包括红绿灯前的平均等待时长。被同事戏称为“降本宝典”的这本手册,如今已成为该公司车班的标准作业模板。 信息化运维分公司通过系统化举措将“四种经营理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该公司以“全要素管控”为抓手,组织各部门、中心开展“大讨论”活动,通过头脑风暴收集一线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形成了覆盖不同岗位的“营养餐”式实践体系。其中,综合管理部车班的经验转化尤具代表性。该部门搭建了“查问题—寻举措—促落实”的闭环机制,并将刘磊磊总结出的“行车记录本管理法”“驾驶节油技巧”“配件回收利用法”等经验加以提炼、制度化推广。 在“四种经营理念”的实践中,刘磊磊的“行车经济学”引发了一场降本增效新风潮。“加油八分饱”节油率提升了5%,“配件回收计划”让旧件再利用率提升至30%,车班的月维修费用下降了10%,平均出车时间缩短5分钟……信息化运维分公司把“四种经营理念”落在“车轮”上,把节约的种子撒在每一公里路上,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驶出了一道亮眼的“新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