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大山深处电力人的烟火与星辰
发布时间:2025-06-20      作者:      分享到:

六月的陕北,骄阳炙烤着大地,山间的植被郁郁葱葱,却难掩深处的孤寂。大墩沟风井场地10kV配电室便坐落于这片深山之中,像一座孤岛,被层层叠叠的山峦环绕。

1.png

这座风井距离安山煤矿井口直线距离也就7公里出头,但由于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貌,距离安山煤矿却有着30公里的路程。2024年,随着风井的正式投用,榆神电力公司10名值班员就在这深山里,日复一日地守护着风井各种设备电力的稳定供应。

清晨六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班长李伟中带领着班组人员便已穿戴整齐,开始了每天的设备巡视。检查变频器的参数、温度、主通风机的运行情况、输电线路的瓷瓶……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走遍站内的每一处角落,需要1个多小时。

“设备就像我们的战友,只有时刻关注它们的状态,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李伟中常常这样叮嘱年轻的同事。巡视结束后,主控室里便进入了紧张的监控状态,值班员们紧盯屏幕上的供电负荷曲线,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记录着数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异常波动。

当正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厨房里传来了锅碗瓢盆的声响。配电室需全天值班,四班三运转,每班2个人,吃住都在那个平时几乎无人到来的风井场地内。

中午11时15分,刘永峰切菜的声音让这个深山变电站有了些许烟火气息。

“今天轮到我做饭,大家可有口福了。”

洗菜、择菜这些工作对于刘永峰来说确是手到擒来,案板上的土豆、青椒新鲜水灵。“这是上周从镇上采购回来的。”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50岁的男值班员竟然有着熟练的厨艺。“全是练出来的,别说我这个老值班员了,就是牛帅这样的90后现在都是厨房里的行家里手。”

在娴熟的刀工催动下,土豆丝、西葫芦、白菜切好装盘,配齐大料和葱姜蒜后,只等入锅翻炒。一阵阵“滋啦”的声音过后,酸辣土豆丝、清炒西葫芦、醋溜白菜出锅上桌。

由于主控室不能离人,值班员们总是轮流下厨,一人钻进厨房,其他人坚守岗位,用简单的食材烹制出温暖的饭菜。

2.png

饭后,大家如同往常一样,又开始了他们严谨而细致的工作。监控屏幕前的他们,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丝数据的波动。每2小时一次的设备巡检,从高压开关柜到变压器,从变频器到主通风机。他们细心核对着每一个参数,倾听着每一声细微的声响,用专业和责任守护着设备的安全运行。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风井场地的围墙上,换班后的值班员们坐在宿舍门前的石阶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偶尔有山风掠过,带来一丝难得的清凉。他们会聊聊家里的近况,说说镇上的新变化,笑声在山谷中回荡,驱散了一天的疲惫。尽管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便捷的生活设施,但他们却用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在这深山里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春去夏来,不变的是他们每天重复的工作,变的是山间的景色和岁月的痕迹。暴雨冲刷过他们巡视的道路,烈日晒黑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像一颗颗坚韧的螺丝钉,牢牢地拧在深山里的风井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