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苑
职工文苑丨今日冬至
发布时间:2024-12-23      作者:胡玉亭      分享到:

冬至吃饺子

“东子、强哥,吃饺子了吗?这里比咱关中冷多了,不吃小心冻掉耳朵。”“小华、大花、小点,快快快,二食堂二楼今天有免费饺子,又大又好吃。”我到陕北已5个年头了,五个冬至吃饺子的方式和味道都不一样,但相互问候的方式从未变过,总是那么的温暖。

2019年5月,我们一行18人来到了陕北,住宿在铁皮房子里,夏热冬冷,食堂是一对夫妇为40多人做饭。半年后我们在这里过了第一个冬至,重头戏当然是包饺子。一大早,在项目部和刚下班的都聚在餐厅,大家一起包饺子。和面的、摘菜的、剁肉的、拌馅的、擀皮的、包饺子的,大家各负其责,其乐融融。淘菜的人用带水的手弹到擀皮的人脸上,正在和面的手往摘菜的人脸上一抹,擀皮的学着大师傅时不时的把擀面杖在案板上敲一敲,几个美女帅哥一手拿起饺子皮,一手填馅,双手合拢个个动作娴熟,一捏,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就成型了,那几个自告奋勇的大叔,笨手笨脚,如张飞在绣花,包的饺子大的像包子,小的像馄饨,惹得大家嬉笑一堂。

伴着阵阵香味,热气腾腾的饺子便出锅啦!大家一起品尝着香气四溢、汤汁鲜美的饺子,分享包饺子的技巧和心得,交流生活趣事,场面温馨而祥和,充满着“家”的味道和温暖。这时几个爱喝酒的就起哄,“俗话说得好,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领导,这有饺子没酒呀!”“好!白酒每人二两,啤酒每人一瓶,祝大家冬至快乐!”那酒香与饺子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能驱散冬日的寒冷,带来一份别样的温暖与惬意。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并非仅仅是一种美食的享受,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相传,在古时候,由于冬季天气寒冷,食物匮乏,人们为了抵御严寒,便发明了用面皮包裹馅料的方式来制作食物。而饺子,便是这种制作方式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易于保存和携带,还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热量。因此,吃饺子便逐渐成了冬至这天的传统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人们不仅在冬至这天吃饺子,还会在冬季的重要节日时吃饺子,如立冬、春节等。

情满冬至,饺香暖人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用一份热腾腾的饺子来传递温暖和关爱,让饺子成为我们心灵的纽带,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让这份美食成为我们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