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苑
无愧于竹柏也
发布时间:2024-06-04      作者:吴运豪      分享到:

何谓竹柏,折竹作琴,琴声悠悠,余音绕梁;柏叶如茶,古朴醇厚,品味一世的清香;立足为桅杆,傲然挺立于世间,谓是人间正气。在古人的智慧中,竹柏文化可谓是一种高洁品格,它能让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东坡居士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屋前有竹,则清风扬扬,节气外露。此外,东坡居士在《三养论》中也曾提出:“一安分以养福,二宽胃以养气,三省费以养财”。即不管是做平民还是做官,都要谨守安分,只有安分做人,才能踏实处世;平时切勿贪吃,受人馈请则会腐蚀个人气节;制止铺张浪费,节省下来的经费用来为民办实事,办急事,将钱用到刀刃上去,这样不仅可以赢得民心,还能遏制腐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用平常之心,淡泊之态去面对生活,多一点 大公无私之心,少一点浮躁杂念,才能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品德,干出一番事业。

竹柏之志,贵在崇尚俭洁,甚恶骄奢。清代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尤爱画竹,以竹明志。他在《竹石》一诗中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竹所处环境恶劣,却节节挺拔,骨气外露,不屈不挠的清廉气概。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表明自己无畏风言风语,不受八面来风,正气凛然的坚定志向。竹柏常立于贫瘠艰苦的夹缝中,但仍能堂堂正正立于世间,告诉人们的是一种处世态度,而作为新时代团员青年,是最有知识、有热情、有思想,善于思考的,当我们面对生活中各种不良风气时,贪腐行为时,我们是否还能坚持对腐败行为说不,敢于与腐败分子作斗争?竹柏之志,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站出来,对腐败行为进行监督,在日常生活中摒弃那种“吃点、喝点、花点、玩点是小事”的想法,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向竹柏一样居艰苦而后奋发,不受污浊,始终将防微杜渐贯穿于生活工作之中,不让腐败从生活的细微中找到 缺口,勿贪小便宜。勤奋工作,扎实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克勤克俭,时刻不忘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像竹柏一样挺直腰板,板正做人。

竹柏之志,贵在清风郎朗,正气盎然。古人以竹作为“四君子”之一,以松柏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皆是看中了其于贫瘠碎石中破土而出,于狂风暴雨中泰然自若,于凛冽寒冬中傲然自立,不向黑暗屈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四季如春,朝朝向阳的精神。竹柏不只是坚韧不拔的代表,还是清风正气的先锋。孔子曾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将松柏于寒风中傲然独立,与其他花草截然不同的习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庄子•德充符》中“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一言,更是将松柏与尧舜并称。想来松柏如尧舜,那是如此的盛赞,后人敬仰崇拜尧舜,皆是为其一心为民,清廉正直,勤俭持家,造福百姓的行为所感动。当我们走在山间小道中,屋舍院落中,看到院前的一排排挺拔身姿的青竹,一颗棵苍劲有力的松树,是否也会暗下决心,要如竹柏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清廉无私、自觉践行令世人称颂的生命轨迹。

竹柏之志,贵在为官一方,廉洁奉公,古人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何以修身,可见竹柏。宋王安石《字说》云:“柏犹伯也,故字从白。”用柏寓意伯,伯作为古代爵位第三位,不止寓意着高官厚禄,还寓意着为官一方,就要以柏明志,清廉奉公,在物质上常常以无所追求为乐,不为私欲得不到满足而忧心忡忡。能够时刻警醒自己,廉以修身,忘记自身利益,做到无私,无私就会大公。要有“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的竹节精神。面对钱财,最好的办法就是廉洁不贪,人间权利尊荣,总是逃不过他人的忌惮。只有清气满乾坤, 才能无欲无求,无数的教训告诉人们,要想清正廉洁,永葆本色,就不能不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小手与大手应如松竹柏叶一样,有竹柏之志,常青不旧,摆脱世俗烦扰,傲然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