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矿山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抓住了关键要害。
沙梁煤矿地质构造带较多、客观条件复杂,采掘安全管控难度大,面对严峻复杂的井下生产条件,在安全工作上没有任何大话可讲,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严格按照《硬措施》要求,采取更加有力、可行的,更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持续稳定,推动矿山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内循环。
学习贯彻《硬措施》 打造过硬思想 集中组织员工学习《硬措施》是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主要途径,但是要想员工学深学透,熟悉掌握国家政策法规核心思想,必定要找出新的方法。沙梁煤矿建立《硬措施》学习领导小组,由矿领导班子成员包保业务科室、区队,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广泛宣传《硬措施》出台的意义、目的、要点,引导员工将《硬措施》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在利用会议宣传基础上,依托微信平台开辟《硬措施》专栏,印发《硬措施》宣传页发至各科室、区队,在矿联建楼门口、井口等醒目位置宣传栏以及矿调度台、调度会议室和区队会议室进行张贴,将《硬措施》应知应会知识制作成册发放给每位员工,让员工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外,有针对性地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让“三违”人员到区队班前会进行“现身说法”,谈学习《硬措施》的重要意义和事故的严重危害,将《硬措施》编成顺口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员工学习掌握,增强宣传感染力。 立足推动《硬措施》 作出过硬要求 分析研判矿井存在的安全风险,紧盯基础薄弱、地质复杂等突出问题,依据《硬措施》具体内容和要求,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有的放矢,坚守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持续深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监督督促各业务科室、区队落实有效工程治理措施,切实查清查透灾害实情,抓好内外因火灾防治,完善防排水、防雷电、防山体滑坡、地面及井下回采塌陷区治理、过沟开采等工作措施,着力解决与各类灾害“拼刺刀”问题;用好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机电运输、顶板管理等关键环节风险管控以及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动土作业等特殊作业监管,特别是加强检维修环节风险识别管控,严控安全风险;严肃追责问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履职能力考核工作,对违反安全生产红线、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发生涉险事故、工作落实搞形式走过场的业务科室、责任区队的责任人依据制度进行绩效考核,并纳为煤矿周例会重点帮扶对象。 不断深化《硬措施》 挥出过硬拳头 矿井分别制定了《安全管理八项规定》《职工作风纪律十条红线》《安全生产管理十条红线》,全方位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创新安全管理新思路,建立全员安全积分管理办法,推进零“三违”班组建设,从严治理人的不安全行为;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将通风、采掘、地测等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列为重点工作,并加强后备人才储备的培养工作;制定车辆检修工作流程,车辆每周下地沟进行全方位体检,问题车辆立即停止运行并现场组织维修,严防车辆带病运行;全矿井防烟火、控烟火,联建楼设立吸烟区,员工浴室、生产作业区域严禁吸烟,地面动火作业点必须加设带压水管,不定时测试办公楼、宿舍、食堂等人员集中区域消防预警系统,组织员工火灾逃生应急演练,成立矿井义务消防队,并配备足量消防物资;严格落实“无监控不作业”要求,井下重点区域、关键设备视频监控全覆盖,打造井下智慧“天眼”,实时监督井下作业现场作业,不断提升现场管理能力。 全面落实《硬措施》 展现过硬作风 硬措施的落实不仅需要硬思想、硬要求、硬拳头,更需要一个团队的硬作风。矿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区队长带头树立鲜明的实干工作风向,在矿井上下形成干的氛围、严的氛围,全面提升执行力和落实力。同时,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将安排的各项工作形成闭环管理,真正做到有交办、有催办、有督办、有考核、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成立微信督办工作群,每日各工作落实责任人回复工作任务进度情况,确保工作落实信息畅通,矿领导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任务落实存在的“阻塞点”。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思路,积极选拔、推荐作风实、工作硬、在一线锤炼过的人员到重要岗位,充实展现团队硬作风,以不等、不靠、不要的工作思想落实硬措施,为沙梁煤矿安全生产培育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