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念好“五字经” 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和自觉——二论学习贯彻降本增效暨成本剖析专题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4-03-13      作者:李都朝      分享到:

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过紧日子,通俗地讲,就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过日子。过紧日子并非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和方针,这不仅是应对严峻形势的当下之需,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

过紧日子,“首”在深化认识。

现如今,我们的家底日益雄厚,许多人质疑过紧日子的措施,认为过紧日子的提法已经落后于时代,不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回顾过去、审视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经济社会如何发展,过紧日子这根弦是绝不能松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现阶段,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社会预期依然偏弱、经济增速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煤炭产能过剩可能再次出现,企业发展依然需要克服多重困难和挑战,所以我们要习惯这种状态,习惯过紧日子,更加注重勤俭和节约,使“过紧日子”这一理念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过紧日子,“重”在把控源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过紧日子,要破除基数预算,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理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结合本单位收入、成本情况统筹编制预算,加强有关支出必要性、合理性审核,保障重点支出需求。要把好预算论证关,决策有风险,论证当先行,要坚持把评估论证作为预算决策的前置程序和刚性要求,并将其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工作任务方案遵循客观规律并成熟可行。要把好预算决策关,抓住预算决策这个“牛鼻子”,健全完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工作任务实施既符合推进需要,也在财力上可承受,这样才不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也才能强化预算约束力,减少被动“买单”。要把好预算经济关,不仅要研究好项目前期的经费预算问题,还要考虑好项目落实的费用保障问题,通过分阶段的“问诊把脉”评估和决策,科学合理做好项目阶段实施和费用安排,避免背离初衷,有效纠正偏差,确保项目的良性运作和资金的高效使用。

过紧日子,“要”在统筹推进。

过紧日子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要聚焦生产成本管控,在挖潜增效上,全力推进产能核增、科学有序释放优质产能;在技术管理上,深入开展“一优三减”、“三优两提高”;在材料使用上,坚持既“管现场”又“控源头”;在物资采购上,坚持“三比一算”;通过综合施策,稳步推进以量降本、以技降本、以管降本目标。要聚焦非生产性成本管控,坚持“从严、从紧”原则,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十项费用,精简会议、差旅、培训等公务活动,严控办公费、业务招待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同时要认真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享受政策,把政策给与的红利吃干榨净,积极推进政策降本。要聚焦资产管理管控,对所属单位的闲置资产进行“拉网式”全面摸排,建立台账,建立动态数据更新机制,及时掌握闲置资产变化情况,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单位、跨级次资产调剂,通过自用、共享、调剂、出租、处置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最大程度激发资产效能,以最精简的资产保障企业发展。

过紧日子,“贵”在以行践言。

过紧日子,始于心,成于行。过紧日子不仅是一种管理措施,更是一种工作理念,一种生活态度。虽然现在的发展条件比以前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任何时候过“苦日子”、“紧日子”的作风不能丢,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少。以行践言要变“心动”为“行动”,“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心动”,最终必然要落到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缩小现实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才能把目标变为现实。以行践言要实现从“被动跟跑”到“主动领跑”的转变,面对工作要创先争优,更要知难而上,在工作中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谋划,超前谋划、超前作为,在复杂的工作任务中厘清头绪,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以行践言要把过紧日子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纠治“四风”的重要论述以及降本增效暨成本剖析专题会精神结合起来,一同学习、一同领会、一同贯彻,把过紧日子思想变为自身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过紧日子,“胜”在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干任何工作都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没有久久为功、滴水穿石的功夫是不行的,过紧日子也是如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成本管控,还是做好其他工作,任务都十分艰巨。这就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有钻劲和韧劲,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反之,如果钉不准、钉不牢、钉不实,再好的目标和蓝图,也只能是镜花水月。过紧日子要积极向集团看齐、向公司看齐,自觉站高一点、想深一层、看远一些,立足当下和各单位实际,谋划好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降本增效,确保方向不变、焦点不散、靶心不偏,保持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过紧日子要慎终如始,有些单位和部门工作成效之所以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对待工作,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是拼搏出来的。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应对当下挑战,过“紧日子”绝不是权宜之策,不管是在艰难时刻还是在繁荣时期,我们都要持之以恒地过好“紧日子”,要让过“紧日子”成为企业发展理念,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习惯和自觉,把“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以过紧日子的思想,推动形成人人参与降本增效的新局面,以过“紧日子”的行动,助推公司过上高质量发展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