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中能袁大滩煤矿审时度势,以精细化、精益化、精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工作质效,全面推进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由“静态精品”向“流程精品”转变,助力企业安全、标准、高效、智能型发展行稳致远。
明“安全责” 走别具一格的安全大道 “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通过验收、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示范矿井评定、陕西省煤炭特级安全高效矿井顺利获批……” 没有什么东西比一项项傲人的成绩更有说服力!然而,探究这一切,奥秘何在? 2023年,中能袁大滩煤矿秉持“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管理就是最强生产力”的理念,立足“安”字为先,坚决贯彻落实矿井安全管理“七个坚持”、区队安全管理“七步流程”的“双七”安全管理法和“六精三十六闭环”管理理论,通过强化动态监督考核、细化自主安全管理,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顺利平稳地开启安全生产新篇章。 据了解,该矿在“七个坚持”的安全管理法促进下,全矿上下形成了一种人人“想安全法、管安全事、行安全责、做安全人”的氛围,共同筑牢矿井的安全生产防线。建矿以来,未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安全基础建设得到有效夯实,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塑“标准型” 做精益求精的精致成品 “标准化是干出来的,不是整出来的,我们要把标准化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环节、全过程。”中能公司副总经理,袁大滩煤矿党总支书记、矿长曹涛对标准化建设准确定位。“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持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要把标准化工作放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从而推动矿井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现场落实。今年以来,该矿紧紧围绕“一月一面一线一点”的总体思路,建立“三个一”标准化工作法,即一旬一检查,一月一验收,一月一考核。 重点围绕采煤、掘进、机电等各专业及运输硐室线路、候车点、皮带巷等多个场所,制定提升细则。坚持“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的原则,开展精品工程建设,从巷道成型、支护质量、设备管理、物料码放、管线吊挂、标识设置、卫生清理等整条生产闭环路线,落实精细化、标准化施工,严把工程质量“毫米关”,形成“以质量保标准、以标准筑安全、以安全促生产”的良性循环局面,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强“数智控” 创智圆行方的最强大脑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煤矿安全生产面临新课题。如果说以前的工作面需要睁大“安全眼”,那么如今的井下早已动上了“智慧脑”。 说到“智慧脑”就不得不提该矿着力打造的“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该平台以煤矿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以“数字孪生平台”为底座,开发智能综合集控中心、智能综合监测中心、智能决策指挥中心、智能移动中心等四个业务应用中心,形成“一支撑一平台四中心”的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的应用架构。 该系统还通过与矿区相关信息化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形成整个矿井级完整的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和业务综合分析系统,从而以“数智化”为核心,开创煤矿安全生产高效运营新局面。 如果说每一次抵达,都是一次新的出发,那么属于袁大滩的今天是这样的:智慧化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一个个智能化装备及技术陆续落地,11205智能综采工作面和11207智能快掘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智能供电、排水、巡检机器人等18个矿井智能辅助系统已升级投用;“万兆主干环网”新工业环网系统的建成;可视化远程监控、AI摄像仪人脸识别系统上线运行让智能化矿井建设提速加码…… 夯“精细线” 让蒸蒸日上更接地气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安全人”安全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据悉,袁大滩煤矿不断深化精细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更严、更实的举措将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效。 通过“全员排查、分级治理、闭环管理”的工作模式,扎实开展现场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检查,逐级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严抓风险超前预控,前瞻风险研判,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决做到先安全再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地毯式”开展精细现场管理和安全隐患再排查。从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起,大力整治职工个人行为违章,及时消除“风险点”,切实将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引向深入。 同努力、共追光,必能光芒万丈。中能袁大滩煤矿用机制引领建强安全基础,用精细管理严抓责任落实,用系统举措筑牢风险防线,用智能发展促进提质增效,全矿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锚定智能化、精细化、千万吨“三大目标”的最强驱动中建功立业,以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崭新形象擦亮了企业高质量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