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科技创新赋能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发布时间:2023-08-17      作者:刘路明 谷青波      分享到:

中能公司将“提质、扩能、跨界、破圈”作为各项事业的前行路标,而智能化、智慧化矿井建设是该公司前进路上的重要基石。

中能公司袁大滩煤矿目前已建成112盘区11205综采工作面、11208综采工作面两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这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默默付出。以该矿综采二队队长薛志文为例,从一名普通的采煤机检修工成长为综采队公认的“设备通”,他的一路成长恰如高歌猛进的智慧矿山建设,虽历经坎坷,但总收获满满。

640.png

14年历程,历经16个综采工作面,30余项创新……奔波于千尺煤海,薛志文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尽心尽力。身为党员的他带领着区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安全生产任务,而对于智能化建设,他也敢于作为,勇于担当。

智能化建设初期,对他来说,真的是上马容易骑马难,智能化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无人化。以前,工作面一直有人在跟机巡视,如果把这些人撤走,万一出现事故,影响生产,如何是好?

于是,他每天跟着厂家下井试机,从最简单的现场和系统软件查看、工况监测及智能化设备安装学起。连续数月的监测、观察,他们终于确定智能化是可行的,“科技兴安”亦成大势所趋。

就像综采二队采煤机司机刘洋所说,自从实现了智能化采煤,每班生产人员由16人减至10人,人虽然少了,但单班产量还比之前高了不少,工作轻松了许多,收入也更高了。

而对于薛志文来说,怎么能让兄弟们更安全、更轻松地把钱赚到手,真正实现高高兴兴上班,开开心心回家,才是他的最大动力。

现在的综采工作面,突破了传统一键启停、记忆割煤的简易智能开采模式,形成了一套以智能化监控中心为核心,以工作面视频、音频、以太网、远控为基础的集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该套系统可将工人从生产现场解放到相对安全舒适的顺槽中心,来对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达到了工作面“少人化”甚至“无人化”的开采。

对于智能化矿井建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建设仅仅是其中的一项,与之相伴的智能主煤流系统、智能供电、智能供排水、智能通风与压风等等,都是智能化矿井建设必不可少的“顶梁柱”。

以智能主煤流系统为例,该系统以地面控制为主、井下为辅,配有煤流分析、AI视频分析系统,安装相关设备达百台,布放线缆13500余米,录入异物 400多件, AI算法标注20000多张,才实现了多部带式输送机远程集中协调控制、单机自动控制、一键启停控制(顺、逆煤流启停),以及各部带式输送机保护、变频器、电机温度等设备的数据实时采集、状态监测、故障在线诊断与预警、运行效率分析等功能。

通过智能主煤流系统,在大大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同时,也保证了矿井主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助力矿井年度安全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这样的感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640 (1).png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在这里落地实践,“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里越走越宽,曾经让几代煤矿工人憧憬的美好生活,如今在中能公司正逐步成为现实。毛乌素沙漠中,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示范矿井正在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