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学习强国丨最是清明香椿香
发布时间:2023-04-08     
作者:王惠武     
分享到:
清明前后的香椿最鲜,也最香。
在矿区,无论是小区房前屋后,还是沟畔畔或者是田埂处,都会见到三五棵相伴的香椿树。因其可以作为下饭的小菜,故被矿区人所眷恋,只要有院落便会植上一两株,一来遮阴,二来做菜用。
清明之前,香椿树的枝条上就会慢慢生长出一片片嫩芽来,在淡红色的嫩片上,便会生长出一层纤细的绒毛,像极了孩子稚嫩的小脸。微风吹来,这一片片嫩叶便会尽情舒展着她那妙曼的身躯,随风起舞,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
小时候,好不容易熬过了冬日,缺吃少穿的时节,不用母亲安顿,只要有时间,我们便会三五成群翻找香椿树摘叶。那个时候,孩子们多,树少,我们常会为争谁先上树摘叶而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只有胜利者才会将既嫩又新鲜的香椿叶带回家,而失败者只能拔些其他喂食鸡鸭的青草回去。
记忆中,油泼香椿辣子是我和小伙伴最爱吃的食物之一。鲜嫩的香椿叶在母亲的手里像是耍魔术一样,清洗、焯水、热化猪油,不到一阵扑鼻的香味便从锅中飘出。我们四个站在锅灶前,眼睛随着母亲麻利的翻炒转动着,手里的玉米面馍早被手心的汗水浸湿。随着一声出锅了,顾不上母亲的呵斥,便利用各种工具往手上的馍里塞填猪油泼好的香椿辣子。
就是这普通的香椿,伴随着我的童年一晃而过。
现而今,香椿到处都是,也摆到了超市的四季柜台上,但我却甚少再吃,有时候路过柜台,也是扫一眼而过。一来,确实太贵,吃起来感觉心疼;二来,据听说是大棚里生长的矮化树摘取来的,已然没有乡间沟畔的淳朴香气。
晚上,妻子拿出一把香椿,清水焯过后,用搅拌机将香椿打碎,拌着面粉做成一张张香椿烙饼,当绵软的烙饼入口,这藏在香椿里浓浓的、饱含久远的记忆味道,便涌上心头,湿润我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