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沟通与人际关系

发布日期:2019-06-13     作者: 董效燕     浏览数:4420    分享到:

  卡耐基的这本《沟通与人际关系》正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沟通的基本途径、技巧等。

  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因素中,有85%来自于语言沟通能力,15%依赖于专业知识。”

   说话、沟通,看似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心生畏惧。有些人一讲话就不自在;有些人一讲话就出错;还有些人说话虽然一套一套的,但没有真诚,让人反感……所以,我们要先提升自己的沟通素养:战胜恐惧,秉持自信,保持 真诚,根据对象确定沟通方法,懂得说话的分寸。

   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故事1:一个不聪明孩子成长的动力

   一个离异女人抚养着一个智商平平的儿子,然而,她创造了奇迹。

   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给母亲说:“你儿子有多动症,连3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但是,她这样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凳子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2分钟了。大家都很羡慕你,因为全班只有你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安静坐在凳子上吃饭。

   孩子上小学后,老师对母亲说:“我们学校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是要劝退的。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但是,母亲给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只要能再努力些,就会进入班级前20名。”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孩子上了初中,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的可能性不大。”母亲这次告诉儿子:“老师对你很满意,说只要你再加把劲儿,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后来,儿子果然考上了重点中学。

   孩子高中毕业,并拿到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抱着母亲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一直鼓励我,给我信心……”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对孩子很少鼓励,天下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不打则骂,用冷暴力,冷潮热讽,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激励比暴力效果要好上百倍。

   沟通秘诀:即便是一句不得体的冷言冷语,也会给沟通者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更会阻碍你们之间的沟通。因此,不妨把消极的信息转化成积极的信息。 结合日常工作,各级领导对待下属应同样如此,多采取正向激励,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给予真诚的赞赏和感谢。                                                                                                                                     

   故事2.孔明游说孙权联手抗曹

   曹操统率百万大军准备攻打吴国,当时,吴国分为主战、主和两派。诸葛亮说服孙权和蜀国联手抗曹,来到东吴。

   主战者鲁肃对诸葛亮说:“为了促使主上下决胜心打仗,希望孔明先生能把曹操的实力说的弱一点。”诸葛亮没有同意这么说,他了解孙权的性格。越把敌方的兵力说弱,孙权越不会参战;相反,敌人越是强大,越能激起孙权的斗志。

   因此,诸葛亮对孙权说:“据说曹操有一百万精锐兵力,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个数字。再加上曹军士兵勇敢,物资丰厚,可以说曹军乃强师。所以,吴国求和是比较明智的。”

   孙权听了诸葛亮这翻转话,斗志果然大增,欲和曹操决一胜负。于是蜀吴两国合力抗曹,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沟通秘诀:说服也要因人而异,尤其说服非常有主见的上层者,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直接针尖对麦芒是不可行的。找出对方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习惯等,以此为切入点,自然事半功倍。

   我总结了一下《沟通与人际关系》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1.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

   2.给予真诚的赞赏和感谢。

   3.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

   4.尊重他人的意见。

   5.如果自己错了,断然承认。

   6.以友善的态度开始,尊人尊自己。

   7.多让别人说话,给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聆听他们的声音。

   最后,在这里祝愿大家在生活中成为孝顺的子女、优秀的父母,在工作中成为合格的员工,大家都成为成功人士。

上一篇:读书分享:关于华为危机意识的思考 下一篇:读书分享:《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