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初心依旧——榜样的力量指引前行的方向

发布日期:2019-10-24     作者: 杨娇     浏览数:3154    分享到:

        “比起死去的战士,他们都走了,而我现在医疗费全部报销,我知足了。”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兵的肺腑之言,这是令我感动的一句话,10月21日,晚上8点,我和40几名新闻培训人员一起观看了《榜样4》,观看后,感慨良深,思绪万千,脑海里思考最多的就是,榜样在我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         

        95岁的人生,71岁的党龄,63年的战功,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刻度。张富清同志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主动作为,他用行动诠释共产党的高尚品格。解放战争时期,张富清英勇善战、舍生忘义。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我感动于他舍身忘义的英雄气概,感动于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我们向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学习,见贤思迁,在思想上来一次升华,在精神上来一次洗礼。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以后走的多么辉煌,都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黄文秀从北师大法学硕士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毅然回到家乡,以选调生的身份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她用一组组的数字诠释着中国青年在扶贫路上的力量,直至因公殉职,用年仅30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绚丽的青春之歌。

         作为同龄人,作为一名党员,我反问自己,如果我是黄文秀,我会选择回到家乡吗?我可能没有她那么大勇气,所以我敬佩她。       

人生自古谁无死,碧血丹心照汗青。洪水带走了她的生命,却带不走她的精神,这正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作为青年,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湖鸿雁”是我对唐真亚最深的记忆。20年的坚守,20万公里的邮路,他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唐真亚冒着雷阵雨前往送件,中途小船被风掀翻。他在水中扶着倒扣的木船拼力划水,划了1000多米才被渔民救起。那封录取通知书却被保护得严严实实,安全送到考生手中。在他身上,展现了新时代奋斗者努力奔跑、追梦圆梦的良好风貌,使“一封信·一颗心”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富清、李连成、李萌、隋耀达、叶培建、孙泽洲、刘适、唐真亚八位优秀党员背后的故事,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以及无私奉献,执着坚守,有所作为,承当责任的高尚品质。他们是我们的榜样,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实际工作中,榜样又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从每个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下一篇:闪耀在智慧矿山里的一颗璀璨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