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的“80后”煤海新秀——记曹家滩公司机电运输区区长刘江斌
一个大学毕业后投身煤矿事业的80后弄潮儿,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份追随“北移精神”的热情。
他奋战煤海十多年始终保持严谨而又细致工作态度,他为了爱情从首钢集团转投陕煤集团,为了智慧化矿山而一路北上,凭着一腔热血从关中渭北驱驰千里来到这陕北上郡,为了事业,他将自己的家从故乡大荔搬到了千里之外的榆林,她的妻子担心他身体累垮便跟随他的脚步,带着两个孩子只身勇闯这毛乌素沙漠,和丈夫一同加入到了智慧矿山建设大军中,他就是曹家滩公司机电运输区区长刘江斌。
主抓运输保生产
初见刘区长,一副有些年代感的眼镜,瘦瘦的身材,高高的个子,帅气的脸颊,谈吐中带着鸿儒白丁的优雅,这就是刘江斌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他时常说自己是一名“书生”,投身智慧煤矿建设算是来对地方了。他虽然看起来有些单薄,但与他相处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感受到从他内心迸发出的对工作的狂热和对建设智慧矿山孜孜不倦的追寻。
身为机电运输区区长的他,不论身在何处都随时关注井下机电设备、皮带运输的运转情况,因为他深知在矿井建设初见雏形的关键期,确保煤炭生产任务按期完成对矿井持续建设的重要意义。机电运输区责任重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电机、每一条皮带都要确保安全平稳运转。为此,他以矿为家,足不出“户”,始终坚持扎根生产第一线,带领技术骨干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
今年4月的一天,已经是凌晨三点,窗外大雨滂沱,刘区长在值班室接到电话,得知原煤皮带突停导致主斜煤斗堵塞,他立刻换上工作服,前往故障第的第一现场。他手拿长柄工具,弯着身子,顾不上额头上已经向下滴的汗水,带头冲在第一个,现场的抢修人员在也士气大涨,纷纷埋头苦干,拼尽全力尽快清除干扰皮带启动的煤块,打扫滚筒下有可能损伤皮带的煤块。不一会,主斜大巷皮带顺利开启,看着皮带很快恢复了正常,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对大家强调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影响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带动职工勤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刘江斌的座右铭。不论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他都会每天挤出时间来钻研业务知识,深夜在机电运输区办公室里,经常看到他埋头苦学的身影。
机电运输区员工总人数近130人,大家的年龄、文化素质、业务技能差异较大,为了让团队共同成长成才,他不光自己坚持学,还给每名员工配发了学习笔记本,并在每天的班前会上,组织各工种开展业务学习。他采用“学检考+奖罚”的办法,帮助员工提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皮带共有几大保护”“如何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误时”三个班的班前会上,刘江斌准会带领大家学习这些岗位上常见的问题,并提问当班的岗位工,对他们的回答指出问题并给予补充讲解,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讲授给大家,确保每个岗位上的员工不仅要知道设备原理和保养方法,更要掌握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让每个岗位工能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每天学一个新知识,连续三天回顾巩固,这样学习起来并没觉得负担重,反而学的很轻松,一个月下来能掌握不少新知识。”“再加上月末测试,对成绩高低者有奖罚,学习效果杠杠的。”检修班员工都表示从中受益不少。
长夜不寐保安全
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对此,刘区长有着清醒的认识,从事煤矿工作十余年间他深知发生安全事故对单位、对家庭、对个人带来的伤害。
班前会上安全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安全事故讲述还是观看事故警示教育视频,目的就是让入井员工将“安全”二字长记于心,上岗就要上标准岗,干活就要干标准活。现场安全检查更是重中之重,每次下井,他都要到各个岗位巡查一遍,对跟班队干、班长反复叮咛现场安全重点事项,嘱咐一线操作人员遵章守规。
在机电运输区的工作微信群里,每天各班都要随时汇报井下工作情况,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甚至是凌晨,只要群里发布了消息,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在解决问题处理故障的同时,始终不忘再叮嘱一下安全工作,“让工人们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远离皮带滚筒转动的位置……”就是这样,刘江斌坚持安全先行。在他的重视和用心下,为机电运输区安全“零”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曹家滩智慧矿山建设的征程中有太多的年轻面孔投入进来,而刘江斌就像一个在煤海中冲锋陷阵的骑兵,在这万丈波涛汹涌的煤海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带队伍、保生产运行,还是带领员工学习业务技能、提高操作水平,亦或是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他一路劈波斩浪,在这场智慧化的矿山大变革中扬帆起航,成为新时代青出于蓝的“80后”煤海人中一颗闪亮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