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内心笃定 又何惧风雨 ——《第五项修炼》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19-05-31     作者: 姚媛     浏览数:3905    分享到:

  当轻轻合上《第五项修炼》最后一页,第九章的自我超越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让我久久沉思,反思自我,思考工作过程的自己,我觉得只有把“自我超越”视作一项人生修炼,一个不断的学习过程,才能成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作为一种过程,需要拥有一份详尽而系统化的计划,然后付诸坚韧的毅力去执行,不断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努力,一定会有一个结果。

 《为学》里的蜀鄙之僧,当贫者在缺乏物质协助的努力下,到了南海;反而富者思前想后,最终哪都没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成就事业的关键就在“为”和“不为”之间,我们总是将脚步的停止归咎于条件的限制。对于有理想目标而缺乏物质条件的人来说,“僧之贫者”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我们在学习强国上看到国家、行业里的劳模与先进,他们是自己的主宰者,他们能够在“为”与“怎么为”之间,以坚持的力量,实现一种忘我的人生境界,这是我们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

  第一,定目标是我们的原动力。文中说“当自我超越成为一项修炼,一项融入我们生命之中的活动,它的背后包含两种活动,首先要厘清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在学习的时候,你可以说你两个月想学什么。就我而言,立个目标,让新闻稿件更加生动,然后再对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在一个月时间里,可以看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之后再回头看看自己做过的一些宣传内容,是否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思路的调整,就像打卡一样,如此重复,按部就班。这是一种向书本学习的表现。

  可是,对于我来说,为什么要学习呢?为了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把公司的宣传做好?可是这个做好的标准是什么?为公司发展“造势”,这个表象看似繁华,最后却会因为新闻写作最重要的“真实”而满地鸡毛。像领导所说的,我们在宣传报道中缺乏基本的安全、项目建设知识,可是这些素养从哪里来,还是要落到向书本学习吗?现实是,我们接触到的常识里没人会提醒什么有问题,哪些是不合适的。只有试错,一次次教训、一次次痛苦的实践,警醒自己,记住走过的弯路,不断淬炼自己的专业。

  第二,重执行是我们的内生力。追逐目标,不代表回避现状;坚持的意义,在于敢于面对问题和如何面对问题。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自我超越”中提到的“诚实的面对真相”,就是把“不自欺欺人”的态度落到对待自己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外界做到诚实,却总是不能自我坦诚。明明已经看清楚了自己的缺点,却无法挑战心中自己虚设的难题。有些时候,我们发现一件事情做起来太难了,然后,就在心里虚设出一个结论,我做不到。其实这个时候,我就陷入了一种对自我的“不诚实”,面对真相,面对难题,我在作负面的“自欺”。

  而那些真正善于自我超越的人,对于自己行为背后的这种负面情绪,能够做到及时地自控和调整。因为他们懂得,在现实的困境面前,忠于真相,必须首先忠于自己;面对难题,首先要不给自己制造心灵的难题。他们懂得如何“运用那些影响变革的力量,而不是抗拒这些力量。”这样,才能使自己坚持下去。书中说“生活的喜悦感常来自对目标的坚定不移”。当你真正做到坚持了,你永远是有力量的。

  第三,勇变革是我们的思维力。实现自我超越,单靠自己的思维变革,很难。然而,置身于组织,倾听他人的建议,通过一次次头脑风暴,完善自己的思维,最终完全可以实现自我超越。

  在组织里,我们要打破“我就是我的职位”的思维局限。我们总是把自己限定在自己职位边界之内。当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本职工作时,不但局限了自我的发展,还会缺乏责任感,因为我们只想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多一分不想,多安排一点不干,局限在岗位的一角,个人潜在的力量将失去伸展的空间。如果我们用开放的心态融入组织,在共享中学习,在反馈中学习,在交流中开启心智,在互动中共同提高,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自我超越,走得越远。

上一篇:读书分享:如何打造学习型组织 下一篇:读书分享:系统思考:走在变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