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面对“再造一个新榆北”的使命任务,如何把“大写意”变成“工笔画”,靠的就是一流的干部人才队伍。
㈠培养“好干部”的重要意义
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由此可见,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公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绿色智慧能源企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
㈡“好干部”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德才兼备;概括地讲,就是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并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上,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了“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要求。张文琪董事长关于班子建设也提出了“讲团结、顾大局、善合作、树正气”的要求,这使我们对好干部的内涵与外延从理论的高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准确的把握。
㈢如何培养“好干部”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干部“选优、育强、用准、管好”闭环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
构建干部“全”的机制。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修订完善《中层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办法》《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管理办法》《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健全优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字当头的干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干部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流程化管理水平。
拓宽干部“选”的渠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把政治关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关口,大力发现对党忠诚、爱岗敬业、作风优良的好干部。建立干部“两个台账、四个人才库”(即:表现好的干部台账、作风不严不实干部台账,后备干部库、优秀年轻干部库、党务人才库、专业技术人才库),推进干部管理体系化建设。定期分析研判,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通过集中性研判、后备库遴选、基层组织推荐、培训比赛中发现、竞聘选聘中发现、完成重大攻坚任务中发现等多个渠道,全方位、多角度选拔优秀人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现优秀人才。
丰富干部“育”的方式。加强干部综合经历和专业能力培养,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举措,将干部安排在各个部门进行学习、放到基层一线进行历练,实行生产经营与党务人才双向培养、公司机关与所属单位干部交叉任职等,丰富干部成长经历,加大复合型干部培育力度;采取“内培外训”等方式,加强与思创等专业院校合作,制定高标准的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分层分类分批开展专业化培训,实施“一大一小”两个课堂(榆北大讲堂、专业小课堂)、卓越人才培育工程,提升各级干部的“五种思维”及“七种能力”;加大“走出去”力度,主动对标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履职能力。
创新干部“用”的途径。坚持干部选用的标准和程序,严把干部选拔任用“五道关口”(即:严把民主推荐关、档案审查关、组织考察关、讨论决定关、公示试用关),坚持“凡提四必”(即:讨论决定前,对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人选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深入推动选人用人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推行企业新任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新任管理人员实现竞争上岗,并坚决落实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占比不低于3%的要求。建立完善年轻干部长效培养竞出机制,采取直接任用、上岗试用等多种方式,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完善干部“管”的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常态化开展中层干部专业能力考核,实行干部“1+4+1”(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干部作风成长点值“十二分”考核管理和提任干部试用期考核等创新做法,健全完善干部“3+1”综合考评机制(日常绩效考核、作风成长点值考核、年度集中考评和综合考核),对干部进行全周期、立体式考核管理,用好“三项机制”,强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严格干部监督,加大提醒、函询和诫勉力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口碑好、形象好的干部大力培养选拔,对廉洁上有硬伤的干部一票否决。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定管理人员容错免责事项清单,探索建立干部履职风险报备机制,健全受处理处分干部重新使用办法,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只有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抓好干部的选育用管,才能培育一批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为公司持续走向优秀、奔向卓越,为陕煤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