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能大师”频现到“创新成果”批量涌现,从“青年英才”崭露头角到“四化五一批”人才战略全面落地,中能公司用行动诠释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内涵,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引力场”。
构建人才培养生态 中能公司始终将人才战略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化“四化五一批”人才发展战略,实施“12366”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系统性布局,打通人才全链条培养通道。 晋升通道多元化,推行首席制、竞聘制、全员导师制等六种培养路径,打通人才晋升通道。与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合作的MBA专班,采取“企业集中授课”模式,累计录取职工超80人,其中一线职工占比达50%以上。此外,该公司还设立“青年英才班”,进行15天的准军事化训练与理论学习,培养兼具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金点子”到“金果子”的蜕变 得益于“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中能袁大滩煤矿探放队队长高鹏飞从技术骨干晋升为管理干部,其设计的“压风过滤系统”破解了井下设备难题;机电队队长豆腾飞带领团队完成4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成果,并考取MBA学历,实现“技术+管理”双突破。 该公司推行“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以赛促学、以学促用。职工崔增增凭借安全仪器检测技术斩获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受到表彰的同时,也成为了矿区“明星”。按照企业激励机制,该公司对学历提升、职称晋升、技能等级晋升者发放一次性奖励及月度津贴,截至目前,已为600余人次发放学历及职称津贴近400万元。 从“三尺讲台”到“井下战场” 该公司将生产现场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搭建“四讲千例”分享平台,鼓励职工走上讲台传授经验,累计百余名党员干部、班组长参与,覆盖党务知识、班组管理等实用领域。同时,通过“师带徒”“创新工作室”等形式,实现技能等级新突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占比增加至85%以上,技能操作人员技能等级提升至90%以上,五小创新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 在智能化转型升级中,该公司针对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难题,联合高校专家开展专项培训,并选派青年人才外出学习。职工薛志文、杨玉刚获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标志着该公司企业技能人才队伍迈向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