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采高2.5米,单日最高割煤17刀,单产提升15%……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正是涌鑫人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一路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实现“高效生产”的真实写照。
随着涌鑫公司安山煤矿回采煤层埋深逐步加深,煤层地质条件愈发复杂,巷道工程量急剧增加,单个工作面回采周期大幅缩短,全年回撤安装频繁,生产运营成本压力较大。如何减少回撤安装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回采布局,成为该公司摆脱生产桎梏的“关键命题”。 “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和技术论证,决定将超长工作面成套装备布置于安山煤矿135104工作面。”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负责人表示,此工作面倾向长度400m,走向长度1358m,可采总面积高达54.32万平方米,可采储量约179万吨。 8月初,400米超长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相继抵矿,该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各相关职能部室、区队同厂家配合,在地面工业广场进行组装和调试。通过和厂家对接,优化了采煤机液压管路、盖板和喷雾,升级了液压支架阻化喷雾、消尘管路等5个系统20余项不合理设计。利用班前会以及周二、周五学习时间,对相关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系统培训,使其全面掌握装备的机械、液压、电气等系统运行原理以及故障处理方法。 “135104工作面的安装工作,乃是当前矿井生产接续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与整体生产的持续稳定推进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全矿上下务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该公司安山煤矿矿长冯冲在调度会上说道。为确保400米超长综采工作面早日顺利投产,涌鑫公司全面统筹协调各项安装事务,确保各工序紧密相连、无缝衔接,提前10天完成了安装。 试生产阶段,煤机报过流故障、截齿合金头部容易断裂、机尾超前支架电液控故障等一系列问题如同“拦路虎”一般,严重阻碍了生产的顺利推进。该公司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生产协调会议,将原有的高硬度截齿更换为符合135104工作面地质截齿,减少了消耗量;改造了供液管路,解决了非人行侧机头超前支架无法用人行侧电液控系统控制;联系厂家对三机减速机自动打黄油系统故障、泵站油温传感器故障、反冲洗控制器不亮等问题进行全面检修与维护,有效提升了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风险。 “目前井下各综采设备均已稳定运行,生产误时大幅减少,煤机速度显著提升,每班产量由最初的2刀跃升至7刀。”安山煤矿综采队队长杜文伟说道。 安山煤矿首套400米超长综采工作面成功投产,是干部职工响应稳增长号召,攻坚克难、连续奋战的结果,标志着涌鑫公司在智能化开采领域迈出了“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关键一步,有效填补了煤炭行业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厚煤层高效开采的技术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