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苑
今日白露
发布时间:2024-09-07      作者:      分享到:

白露之美

白露悄然而至,秋意缓缓降临,万物在清凉中弹奏出生命的动人旋律。《诗经》中曾浅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此刻,天地仿佛被银霜所覆盖,万物于凉意中呈现出别样的宁静之美,恰似人生之秋,沉稳与淡然相互交织,静谧与深沉携手共舞。

白露之美,在于这份清凉里蕴含的诗意,在宁静中彰显出的优雅与从容。白露,绝非仅仅是露水的凝结,更是生命韵味的悠然绽放。山林之间,枫叶初染丹红,以绚丽之姿摇曳于微风里,犹如仙子身披五彩霓裳,温婉而动人。果园之中,果实累累,红彤彤地高挂枝头,它们欣然沐浴着秋日的暖阳,无声地散发着丰收的喜悦。

值此白露之际,更应怡情养性,追寻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古人有云:“心宁境自安。”在这凉爽宜人的秋日,寻觅一处静谧之所,或抚琴吟唱,或赏菊观月,让心灵在安宁中得以放松与滋养。白露之凉,亦可成为陶冶内心的绝佳机遇,让人于忙碌与纷扰中寻得一份宁静与淡泊。

“白露白露,寒生露凝。”农民伯伯们笑逐颜开,在田间果园辛勤收获,只为那一份满满的幸福。这份喜悦,恰似人生之路的成就与满足,而正是这些收获,铸就了劳动者朴实的品质和感恩万物的情怀。白露之凉,是对我们心灵与情感的温柔慰藉,也是成熟与感悟的沉淀。

白露之美,不仅在于自然的清新与淡雅,更在于人生的成熟与感悟。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或许会经历无数个“白露”时刻,愿你我都能以一颗平和而感恩的心,去拥抱充满诗意与美好的金秋。在月光的映照下,让生命之树更加硕果累累;在露水的润泽中,让心灵之花更加芬芳四溢。(选煤分公司:郭晶晶)

白露时节秋意浓

清晨,我踏着轻快的步伐,从宿舍走向那片熟悉的办公区域。沿途,一抹不经意的风景悄然映入眼帘——那是树叶边缘,细密地镶嵌着颗颗微小的水珠。它们在晨光中轻轻摇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宣告着白露时节的悄然而至。

白露,这个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气,自古以来便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古人以“三候”来描绘其独特景象,“一候鸿雁来”鸿和雁开始列队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从北向温暖的南方飞,留下一串串悠长的鸣叫声,那是对故土的眷恋,也是对远方温暖的向往。“二候玄鸟归”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它们穿梭于屋檐之间,忙碌而有序,为即将来临的离别做着最后的准备。“三候群鸟养羞”百鸟开始储存干果以备过冬,这份未雨绸缪的智慧,让人不禁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随着白露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秋收阶段。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一片丰收的景象正徐徐展开。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园、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这是大自然对勤劳最直接的馈赠。

随着节气的更迭,清晨与傍晚不再炽热,而是带着几分凉意与清爽,“白露不露身”这句谚语温馨地提醒我们添衣。

《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仅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唯美的秋日画卷,更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季节里,无论是漫步于街道,还是静坐于窗前,都能感受到那份异地恋人的忧伤与期盼。

白露的到来,不仅代表一个节气的更迭,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不妨停下脚步,去感受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珍惜这份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与美好。(信息化运维分公司:柳叶)

思白露

阳历九月是忙碌的初秋,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当我稍一闲下来才忽然意识到,仿佛昨日才刚过了立秋,白露的脚步就已经近了。

说起来,比起立秋、冬至这些更为人所知的节气,白露的“存在感”要低许多,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节气,是小时候同邻家奶奶聊天时,听她说过的一句俗语:“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犹记得那时她慈祥地笑着感慨道:“今天是白露,过几天天气真的要凉起来了,冷了就多穿衣服。”彼时我尚不懂节气是什么意思,只感受到老人的关心,连连点头答应着,不过很快就被玩乐和作业挤出了思绪中。

昨日下了场急雨,沁凉的雨水将盛夏酷暑暂时收拢起来,凉风伴随着潮湿的水汽从衣缝贴上皮肤,我摩挲了下微凉的手臂,也是在那一刻想起了第一次知道白露时的心情。我侧头望去,低矮的植物枝叶上蓄积了些许雨水,有的呈露珠状,顺着叶脉滚落下去。想必清晨凝结成的露珠,只会更加晶莹剔透吧。月是思乡怀恋的意象,而四季中和思念意境最贴近的是秋,所以才会有那句著名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白露时节,薄衣不耐寒,晨起露重,晚间风凉,便更容易使人有了秋思之念,伤感之情,人们怀念的不是盛夏,而是那些会在天冷时让自己多加衣的亲朋好友。好在白露与秋分之间有中秋佳节,想必团圆之日的亲切慰问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也拥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走过剩下的秋冬吧!

回到家后,我将撕下的白露日历妥善保管,叮嘱自己记住在这个时节发生过的美好。(信息化运维分公司: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