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一批创新成果从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出发”,经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评选、推广,“抵达”各个选煤中心现场试验应用。这辆满载“创新”理念的“高速列车”,也承载着机电工程师郭宣的期盼。
以前,由于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所属各中心厂区住所较为分散,最远的两个选煤中心相距170多公里,创新管理不集中,创新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成为阻碍该公司职工创新水平进步的一大障碍。“那时候,我们希望自己的发明创造能够在多个地点试验,看看效果究竟怎么样。”郭宣说。
今年一月,郭宣的愿望实现了。
“我们要推进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全面深入开展,打通创新成果应用卡点,努力推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创新成果。”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杨勇在2024年工作会上说。
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建立健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以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开展月度“创新成果培训班”,对创新成果进行集中管理、专业性指导,并以“一月一推进、半年一评审”的工作机制,完成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攻关、转化、推广”全流程管理。郭宣的创新成果正是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不断完善,直至推广到各个选煤中心。
“现在,好多创新成果在分公司有效地推广机制下,结合了各个中心现场实际,凝结了更多人的智慧,技术更加成熟、完善,项目的适用能力变得更强。不仅有效解决了现场技术难题,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看着自己的创新成果为职工们带来了便捷,郭宣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说。
2020年,这个从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的小伙为了施展抱负,来到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2022年,郭宣利用积累了两年的现场经验和工作经验,开始专注于发明创新。
让郭宣没想到的是,借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东风,他的发明创造派上了大用场,并成功帮助他走上了工程师的岗位。2024年1月,他发明的“便携式浅槽刮板校正装置”获得榆北煤业公司年度“五小”创新成果一等奖,还为他带来了5000元的收入。
“我们把创新成果纳为职工绩效分配的一项重点指标,按照‘对外推广’‘对内推广’‘中心应用’三个推广范围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标准,目的就是为了让激励机制更加精准、科学,覆盖范围更广,有效激发职工创新热情。”人力资源部经理李旭东说。
说起“创新路”上的干事创业故事,郭宣总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
如今,煤流滚滚向前,选煤人“轻装上阵”,满载新期待的一项项创新项目,为身处传统产业的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职工带来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