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创新创效丨技术人才“新摇篮
发布时间:2024-05-02     
作者:弓瑞锋     
分享到:
“这个项目创新点在于减人增效,改造后同岗位仅需1人就可达到3人的工作量。”“你说的对,但是我们同样要对工艺进行改良,增效的同时还要降本……”
头脑风暴、PPT演示、成果鉴定……选煤分公司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创新项目的“研发地”,项目成员时常围绕技术攻关、装备革新等方面展开激烈讨论。
创新工作室有核心成员23名,同期参与项目的有近百人。由技术骨干带着青年职工组成团队完成创新项目,青年技术人员从实际锻炼中提升技能,这正是工作室作为“孵化园”,为大家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创新平台,发挥技能传承、人才培养作用的体现。
“近年来,公司提倡‘小技改,大产出’。为此,工作室成员将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立项攻关,每年约有40项优秀成果能参与创新评比。”该公司工会主席王亮说道。 据悉,工作室结合生产实际,从设计、工艺、设备的基础理论,到设备特点、功能和实践要求,形成技术、质量、生产文件,并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培训,使青年职工尽快掌握设备原理,在短期内胜任本职岗位的工作。同时,紧贴企业生产难点,带领技术人员前往生产一线,进行课题研究、技术攻关。为加强技术人员对设备电控系统的熟悉程度,创新建立“名师库”和“学员库”,提高师傅和徒弟的匹配度,截至目前开展技术培训5次,累计培训超过348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累计发明创新成果170余项,获奖80余项,申报专利8项,发表论文15篇,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该工作室被命名为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牛晓刚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杯”钳工大赛中获奖,成员弓瑞锋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