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苑
只此清明
发布时间:2024-04-04      作者:刘洋      分享到:

《岁时百问》里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淮南子·天文训》则解释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清明既是一个节令,也是一个节日。作为节令,清明时万物显现,气清景明,适合春耕春种,让人陶然;作为节日,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让人伤怀。

在春分与谷雨之间,清明,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源自于《诗经》的风雅颂,与唐诗宋词相辉映,传唱着岁月的旋律,传承着华夏文明的礼仪之邦、孝道文化,奏响着生生不息的华美乐章。在清明节气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成为文化密码,唤起人们对过往的遥远回忆。游子在“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中流露出缠绵的乡愁,而“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里又透露着归家的渴望。

古往今来,传唱不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落在心头却是暖绵绵。清明雨里写不尽清明的哀思,“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缅怀先烈功勋,思念的泪水,滴答滴答在雨中得以流淌,穿过时光的长河,走入永恒的记忆,细腻而真挚。

640 (1).jpg

踏青寻春,是清明别样的乐趣。仲春与暮春之交,生机勃勃,桃蕊吐艳,柳绵垂金,伴随着双飞紫燕和舞动的风筝,一行人踏青迎春,蓝天白云映在湛蓝的湖水中,草木新绿,鲜花绽放,微风拂过,让人心旷神怡。

走在郊野间,花开桃红,柳丝如烟,粉红的花瓣落满了地面,微风拂过,桃花瓣随风飘舞,落英缤纷;远处的山间,桃花恰似粉色的霞光,洒在云雾缭绕的山巅,美不胜收。清明是花香,是清风,是记忆和传承,不只有悼念与思念,更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和珍惜。

或许在清明的雨露中,我们会找到内心的宁静和释然;也可能在春光明媚的阳光里,找到迷失已久的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