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涌鑫公司:念好“四字诀” 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3-05-17      作者:李光亮      分享到:

今年以来,涌鑫公司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保安全、稳增长,抓质量、提效益,添底色、促发展,成立工作专班,全力以赴抓好年度35项重点工作,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安”字当头 重在夯基

涌鑫公司:念好“四字诀” 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jpg

该公司紧紧围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这一主线,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作为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通过开设“安全生产大讲堂”,开展安全演讲比赛等,树立全员安全理念,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分层、分级签订了1100余份安全生产承诺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在双重预防信息系统中增加了全员安全履职考核“电子档案”,实现了安全履职全过程记录;组织全员医疗急救知识培训,在两矿井口设立了医疗站,配备了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井下集中作业地点配备了必要的医疗急救物品及装备,有效提升矿井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工作须臾不得放松,锚定全年安全工作目标,久久为功,常抓不懈。通过始终以“时时、处处、事事、人人”辨识风险、管控风险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为目标,按照“1+4”风险分级管控和“1+2”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推行“123456”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切实“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治理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持续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结合NOSA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持续细化、完善77个元素,将近年来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经验与NOSA五星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形成公司独具特色的NOSA五星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年底顺利实现“三星”目标。

“绿”字打底 绘制蓝图

涌鑫公司:念好“四字诀” 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2).jpg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一直是该公司绿色发展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今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开展矿区绿化提质工程,为职工积极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山煤矿和沙梁煤矿矿区内,均安装了智能降尘系统;所有工业污水、生产污水实现两个“百分百”;安山煤矿改变了传统锅炉供热的模式,采用“乏风余热+空气能”综合供热、供暖,大气污染物实现零排放。节能环保能耗在线监测管理平台、生活污水处理站环保设施提标改造等项目均已提上日程,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一流的环保设施、一流的环保管理,建设一流的矿区。

煤炭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地面产生采空塌陷区。目前,该公司通过开发式治理、裂缝填充、自然恢复等方式,安山煤矿已完成7400余亩的土地塌陷治理。并对治理后的土地平整为水平田块后,交还当地住户进行耕种,周围边坡、田埂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恢复地表生态。2023年计划投资4988万元,用于安山煤矿、沙梁煤矿25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逐步实现“井下是工厂、井上是花园”的目标。

“科”字赋能 激发活力

涌鑫公司:念好“四字诀” 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3).jpg

该公司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制定下发了《2023年科技创新工作安排》,通过明确5项科技工作目标,细化了本年度科研项目阶段性工作安排,切实解决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卡脖子”问题。同时注重科研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所属安山煤矿和沙梁煤矿各建成一套智能快掘系统。安山煤矿通过对冷却系统、喷雾除尘、供水系统等20多项技术改造,总结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成熟快掘经验,实现了月单进尺350米至1021米的历史跨越,成巷周期大幅缩短,采煤工作面形成周期缩短55%。沙梁煤矿在充分借鉴安山煤矿成熟快掘经验,创新了“环绕式快速掘进”方式,实现胶运顺槽、切眼和辅回顺槽一次成面,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效益显著。

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入科技资金约1.068亿元,承担了20余项立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多项荣誉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奖20余项,其中《矿井水资源多元化利用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2年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点多面式”综采工作面集中供电供液设计与应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小成果”一等奖。同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8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轻装上阵再出发,针对安山煤矿5-1煤、5-2煤地质条件,在超长工作面安全高效产能释放上精准发力,力争刷新建矿以来最好产能纪录。

“智”字提效 旨在固本

该公司按照“智能系统化、系统智能化”的整体思路,围绕“一流智能标杆煤炭企业”的奋斗目标,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矿井建设。2月14日,榆北煤业在安山煤矿召开了智能化现场推进会,对智能掘进、智能通风、智能供电、智能辅助运输等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明晰了年底前实现Ⅰ类中级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总目标和全年完成22个智能化项目建设的分目标。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成立工作专班,按照“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督办、一季一总结”的整体工作思路,层层推进、逐项落实。打造的AI智能物联+大数据云网融合供电管控平台,实现了对井下高压配电装置可视化远程电动隔离分断的操作,彻底解决了高开隔离手车无法电动操作与远控可视的难题;基于4G+UWB融合精确定位技术的智能辅助运输管理系统,实现了辅助运输智能化管理车辆故障率维持在4.2%的低水平,驾驶员不安全行为同比下降30%。

5月8日,安山煤矿顺利通过陕西煤业国家Ⅰ类中级智能化矿井和选煤厂验收,初步实现从机械化向数字化华丽转身。下一步,该公司将加快超长工作面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和第二套智能快掘装备的应用,全面提升矿井智能化装备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围绕薄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产能核增、多系统协同作业、机器换人等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突出成果转化,抢抓全国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形成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进智能化矿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