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苑
金庸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6      作者:(尔林兔一号公司:崔苗)      分享到:

在港台及海外华人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国外诸多华裔也把金庸作品作为孩童的中文启蒙读物,可见金庸先生在亿万读者心目中的分量。以前,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上不了台面的下里巴人,直到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中为现当代文学史作家排位次时,第一次打破了“鲁郭茅巴老曹”的传统排序,而把“金庸”列入第四位,超越了茅盾、郭沫若等文学大家。至此文学的“雅俗论”开始破冰,红学家冯其庸极力推崇金庸作品,北京大学严家炎、孔庆东教授将金庸作品引入大学课堂,甚至在继“红学”后提出了“金学”,之后又有人将金庸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金庸作品才逐步得以攀升至文学殿堂,成为学术界研究的视点之一。本文拟在剥离金庸作品的情节外壳下,分析其文化内涵,起窥一斑而知全豹之用。

首先,隐藏在功夫和人名之中的传统文化。金庸熟稔传统典籍,史学尤甚,以至在81岁(已经有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远赴英国读剑桥大学博士并通过答辩取得了货真价实的全日制历史学博士学位(而就读北京大学时,并未取得学位证,缘由是金庸先生未按照博士培养方案如期上课听课……)。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如“天龙八部”本身就是佛教中的八种非人精怪: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而每种精怪的特征皆在作品的人物命运中多有暗示。《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任盈盈的名字来源于《道德经》: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盈”与“冲”正是一虚一实的一组辨证词组)。再如岳不群(绰号君子剑),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被后人化用为“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完全用名字“剧透”出岳不群的人格特质:伪君子。再如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的两位徒弟:苏星河、丁春秋,“逍遥”源自《庄子·逍遥游》,而“星河”者上下天地,“春秋”者古往今来,一为空间“无涯”,一为时间“无涯”。金庸化用《庄子》的例子比比皆是:陈家洛的“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掌、李秋水(《庄子·秋水篇》)、北冥神功(《庄子·逍遥游》)等。段誉的“凌波微步”,出自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本身就给人以风流潇洒之感,虽曰武功,却似舞蹈般优美。此等例子,不胜枚举:木婉清、阿朱阿紫(“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函谷八友”:大哥康广陵(琴:源自广陵散)、二哥范百龄(棋:源自围棋高手范西屏、过百龄)、三哥苟读(书)、四哥吴领军(画:源自吴道子)、五哥薛慕华(医:仰慕华佗之意)、六哥冯阿三(木匠)、七妹石清露(花)、八弟李傀儡(戏)。

其次,隐藏在人物背后的阴阳五行传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将干支与五行搭配:甲乙东方青龙木,丙丁南方朱雀火,戊己中央苍龙土,庚辛西方白虎金,壬癸北方玄武水。简言之:东方属木,对应青色;西方属金,对应白色;南方属火,对应赤色;北方属水,对应黑色;中方属土,对应黄色。在金庸的武侠《射雕英雄传》中,他利用以上特征建立起一个宏大江湖世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东邪黄药师(药繁体为藥,从木),小说描写黄岛主着“一袭青袍”,居住在桃花岛;西毒欧阳锋(从金),居住在白驼山,欧阳克出场一身白衣,随从亦为16名白衣女子;南帝一灯大师(属火:主升腾之相——在家为帝王、出家为得道高僧)功夫为“一阳指”(属火,赤色)、北丐洪七公(属水:水往低处流,水属性最低,故安排身份为“丐”;颜色尚黑:虽未描述衣着服装,但丐帮污衣派,想必颜色与“黑”靠近)、中神通王重阳(属土,黄色),且历史真实人物本名叫王喆(亦从土)……从五行相克的角度:南火克西金(再坚硬的金属亦可被火融化)——所以欧阳锋的蛤蟆功的克星正是一灯大师的“一阳指”。西金克东木(斧子锯子等金属工具正是树木的克星)——黄药师的弹指神通、碧海潮生功、落英缤纷腿均不敌欧阳锋的蛤蟆功和巨蛇阵。北水克南火(水能克火想必无需赘言)——一灯大师的“一阳指”是点的突破,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是刚猛霸道的掌力,一点对一面,高下自分。且一灯大师也对洪七公最钦佩,二上华山的时候,洪七公要和他比试,他一笑道:“天下英雄,除了七兄以外还有何人?”这一方面是说品行,但也不无武功相克的原因。中土克北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古治水靠土屯)——王重阳的先天功,以持久防御著称,必可防消耗体能极大的“降龙十八掌”。洪七公对王重阳也最佩服,曾经对徒弟郭靖说过:全真教内功天下第一。东木克中土(树木可把土牢牢固定住,而水土流失的重要缘故就是砍伐树木)——先天功以防御为主,面对东邪黄药师功夫繁复、层出不穷的进攻,必有所制。一年四季,春季万物复苏,植物长势良好,故春季旺木;夏天烈日炎炎、炎热葱茏,正是火的特性,故夏天旺火;秋天硕果累累、天气肃杀,果实坚硬,恰与金相符;冬季白雪皑皑、蓄水成冰,故冬季旺水。大地滋生万物,故均源于土。因此中土王重阳功夫最高,第一次华山论剑,以王重阳居首。

还有真假难辨,混在金庸小说中的真实历史人物。金庸的15部小说的时间历史线连接起来,竟然横跨700多年。金庸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存在小说中的真实历史。如《书记恩仇录》中的乾隆皇帝、福康安等,《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汤和、徐达、常遇春等,《鹿鼎记》中包括了康熙王朝的几乎所有重要人物,如康熙皇帝、大臣索额图、四大思想家吕留良、黄宗羲、顾炎武、查继佐等,均系真实的历史人物。可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仅仅体现的是历史的可能性,似乎虚拟了一个历史实验室:让历史人物在这个巨大的实验室中体现自己的人性和选择。比如《雪山飞狐》中李自成的假死就是李自成众多传说中的一种,《碧血剑》中李自成更接近朴素的民众感情—见到陈圆圆后作为一个男性的忘乎所以的另一面,而李自成的浪漫结局正是金庸的艺术化处理。复旦大学张培恒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评论金庸笔下的李自成要比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中的形象要成功的多,对此姚雪垠先生非常生气。

另外,金庸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方式。一般而言,一种作家会有一种熟悉的表达方式,然后会不自觉地重复这种模式。但金庸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第一部《书记恩仇录》是从家乡流传的“康熙是汉人”的坊间传闻作为基础创造的一个故事。第二部《碧血剑》,活动在整个故事的主人公袁承志并不是真正的主人公,而是通过活着的主人公来塑造早已死去的英雄人物袁崇焕(同时并行的故事线还有活着的温青青和死去的夏雪宜),让故事中并未直接出线的主人公形象光彩照人。接下来的“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塑造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式儒家之侠和令人艳羡的标准大团圆式的爱情。第二部《神雕侠侣》是反礼教、至情至性的杨过和天残地缺式爱情故事(杨过断臂、小龙女受辱)。第三部《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带了优柔寡断的中庸特征:侠肝义胆又儿女情长,张无忌比郭靖、杨过更为接近普通民众的生活真实,但最终选择是道家的逍遥离开。“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决定了金庸小说的底色,“怜我世人 忧患实多”的悲悯情怀决定了金庸小说的高度。《雪山飞狐》的形式类似于日本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借助不同人的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件事,又是全新的讲述模式。《白马啸西风》写了四种“爱而不得”(求不得)的人对待爱人的不同选择,《侠客行》中写了一大群芸芸众“侠”却无一是侠,通篇是“恶”,彷佛是一个无善的人间……金庸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大侠,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却又在最后一部封笔之作《鹿鼎记》中塑造出韦小宝,把这个江湖全部打碎,将大侠一并毁去。似乎有《月亮与六便士》中用全部生命创造出一幅画然后又亲手毁掉的意味,又似《红楼梦》熙熙攘攘的“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金庸小说出版以后,先后多次增删修订,达十年之久,而能达到“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唯有曹雪芹的煌煌大作《红楼梦》。金庸老先生能以如此极致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可见他并不是以娱乐大众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作品。

除去思想性问题,金庸先生的笔墨亦可作为写作范本。现摘取《书剑恩仇录》部分原文——陈家洛也带了心砚到湖上散心,在苏堤白堤漫步一会,独坐第一桥上,望湖山深处,但见竹木阴森,苍翠重叠,不雨而润,不烟而晕,山峰秀丽,挺拔云表,心想:“袁中郎初见西湖,比作是曹植初会洛神,说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不错,果然是令人目酣神醉!”他幼时曾来西湖数次,其时未解景色之美,今日重至,才领略到这山容水意,花态柳情。凝望半日,雇了一辆马车往灵隐去看飞来峰。峰高五十丈许,缘址至颠皆石,树生石上,枝叶光怪,石牙横竖错落,似断似坠,一片空青冥冥。再如《天龙八部》,萧峰带燕云十八骑上少室山,曾入选中学教材,摘取部分如下:但听得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既矫捷,马亦雄骏,每一匹马都是高头长腿,通体黑毛,奔到近处,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闪闪,却见每匹马的蹄铁竟然是黄金打就。来者一共是一十九骑,人数虽不甚多,气势之壮,却似有如千军万马一般,前面一十八骑奔到近处,拉马向两旁一分,最后一骑从中驰出。

关于金庸作品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佛教思想、舞台戏曲、叙事手法、人生百态、国民劣根性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点到为止。

曾有一度,金庸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但终竟未得。笔者亦有想法:金庸作品的文学水准,确已够格,但如何通过翻译被诺奖评委看到:六脉神剑、一阳指、点穴、凌波微步、百花错拳、打狗棒法等均有文化意蕴,根本无法翻译。再者,评论认识金庸先生的文化艺术价值,应该是中国人的事儿,与远在天边的斯德哥尔摩何干?我们是否认可某位文人,应该用自己的文化定位而非外在因素。

金庸作品中的各式人物,展现了人生的多种生命形式。金庸本人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积极入世,但金庸先生最欣赏的却是无拘无束的令狐冲:没有那么多长远细致的规划,生活于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状态,野渡无人舟自横,按着生命本来的样子,肆意流淌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