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苑
读读《逻辑思维》
发布时间:2023-03-30      作者:杨景麟      分享到:

提到“罗振宇”,也许有的人会很陌生,但提到“罗胖”,一部分人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他。认识他可能是因为脱口秀,或者说雷打不动、如约而至的跨年演讲。而我和他认识了“两次”,每一次都像陌生的老朋友一样,总能得到一些新体会。

年初,公司综合党支部启动了“一周一美文”和“一月一本书”活动。每周分享一篇美文,大家互相探讨、相互碰撞;每月读一本好书,增加“阅历”,开阔“眼界”。我庆幸自己是这项活动的“受益者”。

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本书,叫《逻辑思维》,作者就叫罗振宇……

初遇·故事很多 像一本有想法的“人”

我最早接触《逻辑思维》,是他主持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也叫“逻辑思维”,开始只是出于好奇,节目形式很新颖,西装革履,戴着眼镜,站着讲故事,那就听听吧。

慢条斯理的讲述,娓娓道来的启示,好似说话声音的分贝大小也被精心设计过一样,很平顺,也很舒服。后来由于时间的缘故,视频没机会看了,于是我就寻到了实体书籍。书的扉页上也醒目地写着“本书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逻辑思维》创作”。对了,就是你。

《逻辑思维》整本书在内容上也体现了他们一贯想表达的或者说想传承的理念,那就是“有种、有料、有趣”,里面有类如“兔子和狐狸”等传统故事,也有“U盘化生存方式”等现代定义,但却被他解读出了不一样的寓意。书中提出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大部分能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其实,我更愿称这本书为一本“工具书”,闲来无事的时候是可以用来学学知识的。

《逻辑思维》除了内容,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理念,要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我来说,知识储备永远是越多越好,涉猎的范围也是愈广愈强,正好,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知识库,也正是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她(《逻辑思维》)像一本有想法的“人”。

再拾·原来我们的故事也很多

2022年12月31日晚上八点半,“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这个思路有启发!”如约而至。然而,忙着跨年的我,没能“守约”,第二天被冲上抖音、微博的金句集锦和精彩片段刷了屏。

整场演讲聊天持续了3个多小时,从2022年一直持续到2023年,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8场,也是倒数第13场。今年他们也走出了万人体育馆,来到了深圳龙华区的一家书城里,这次“罗胖”准备了22个故事。

由于时间的缘故,对!依旧是时间,我没有看视频回放,而是只看了知乎整理的全文稿,看到第4个故事《60秒与10年》的时候,我有点愣住,讲的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干了一件什么事呢?

“10年前,我开始干一件事。每天早上,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上发一段60秒的语音。我说要坚持做10年,最终坚持完成了。60秒的文稿,合起来有100多万字,一共是3652条。为什么还有零有整的呢?10年啊,中间有两个闰年。这么一想,10年,还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就在10天前,2022年的12月21日,我终于毕业了,这每天60秒的行为艺术终于结束了。”

一个人,一天60秒长的语音,365天,雷打不动、风雨无阻,而且刚好60秒,过程中的各种反复,可想而知。

看到这里,我想,他后面给的启示,肯定是“坚持”,果不其然,他用王阳明的一句话“持志如心痛”,来表达了从心底里坚持的意义。

长期坚持干一件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念头可以像种子一样种下,然后等着它慢慢发芽,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应该这样,总得坚持、专注、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

每读1个故事,我发现,每个故事好像都是在讲别人,但是读完22个故事,原来讲的是我们自己。这些故事在《逻辑思维》里都是有迹可循的。

当然,罗振宇在“逻辑思维”中也推荐了很多书,有经典的《百年孤独》,也有现代启示的《大道当然》等等,建议大家也能读一读,看看“热闹”也好。

另一位“罗胖”,叫罗永浩,他也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叫做“交个朋友”。我想,和书“交个朋友”也是挺不错的选择,至少你在读懂他的时候,他也在读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