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盘点2020】小保当公司:以小降本做出增效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1-01-08      作者:韩宝杭      分享到:

  2020年,小保当公司以“降成本、提效益”为最终落脚点,通过科学组织、扎实开展,做实做细降本增效工作,实现了全年营业收入58.2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较上年翻了一番,可控成本下降6元/吨。


材料控制好了,成本就下去了

  2020年以来,该公司从材料的领用存放、追踪回收、改造利用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力争做到规划合理、工完料尽。按照“审批严考察、领取立台账、用料强监管”的标准,规范井下配件“交旧领新”制度。要求各单位以组为单位,提前进行月度材料报备,并将领取的材料实行上架分类、工器具码放、零部件贴标管理,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损坏和丢失率。

  本着“谁更换、谁回收”的原则,该公司实行“工后旧料回收”登记制,由专人负责记录跟进,真正做到材料的追踪回收。井下旧废料的堆放、回收由专人分类管理,便于二次利用,综采工作面仅接线盒、阀门等配件的回收率达95%以上。此外,鼓励员工对废旧配件进行“废利用,旧维新”,并按原材料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激活员工的创造活力。


设备保养好了,管理就落实了

  “保养好设备就是为自己省心,你把它保养到位,它肯定不出问题,你糊弄它,它迟早会给工作添麻烦。”一号煤矿综采二队队长刘超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员工。

  该公司始终把设备维护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坚持推行“懂理论、强技能、重过程”的设备保养理念,达到“提质降本”的目的。各区队统一每周二、周五进行集中学习《设备保养手册》及三大规程来提高员工理论水平,掌握设备性能,确保发生故障后能快速准确作出判断;以“师带徒”和每月大检修为抓手,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实战历练来快速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优化该公司各矿井生产调度,在生产过程中避免设备空载运行,提高开机率,降低电力运行成本。随着保养水平的提升,相较去年设备保养费下降10%。


煤质提升了,“含金量”就增加了

  提升煤质重在过程的长期管控。自降本增效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从对采掘工作面的监督管理和定期做好地质预测抓起,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防掉矸管理,做好采掘现场煤层变化的应对和调整工作,防止割顶割底,降低灰分;依照“按章执行+责任追究”加大对运输过程的监管力度,严禁积水、杂物上皮带,影响煤质。作为一线煤质监督的“火眼金睛”,煤质化验室通过取样检测,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煤质情况,不仅对调整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更确保了煤质的“含金量”。

  在做好内部煤质管控的同时,密切关注外部煤炭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调研和产品结构优化,确保产销对口,避免产销不一造成损失。

  “煤炭质量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今年公司在煤质提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全年平均发热量保持在5600大卡,今后我们要继续创新改进,争取有更大突破。”销售分公司杨海平在年度总结会上讲到。

经营水平提高了,效益就显著了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是做好降本增效的基础。随着“1+1经营管控体系”的日渐成熟,该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也迈向了新的台阶。该系统通过与陕西煤业“三网一平台”、胶轮运输车系统的融合,将材料费、电费、车辆使用费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并按照20%的比例节奖超罚,不仅形成人人自主节约的意识,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最终实现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的双提升。

  “实行工序差额工资兑现对广大员工来说是好事儿,大家心里都有数,省下来就是赚到,很明显是良性循环。”该公司经营管理中心副经理庞超介绍到。

  此外,该公司积极从车辆使用入手,坚持以“人车不空座,料车不空跑”为原则,最大程度减少无计划用车。今年6月份开始,取消了跟班车,推行“提前计划、限时考核、协作用车”三步走方式来提高用车效率。此外,同时,正在运行的“曹操快车”系统,对运用车辆行驶路径进行大数据分析,减少了车辆空载和车辆重叠,有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